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竹质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泛。崇阳县作为湖北省主要竹产品生产地之一,以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楠竹(Phyllostachys edulis)、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等为主要经济竹种。近些年,三星竹笋象(Otidognathus sp.)成为危害日益严重的竹类害虫,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充分认识三星竹笋象,可为有效地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但迄今为止,有关三星竹笋象寄主定位的研究尚缺乏报道。本课题以三星竹笋象为研究对象,采用林间观察和室内饲养,借助SEM(扫描电子显微镜)、GC-MS(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及转录组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三星竹笋象的生活习性,明确了三星竹笋象感器类型、数量和分布特征及高节竹竹笋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同时,对三星竹笋象触角中参与嗅觉的相关蛋白进行分析,发现昆虫不同嗅觉基因对寄主选择机制行为的影响,以期为害虫防控策提供新的思路。主要结果如下:(1)三星竹笋象生活习性通过野外观察与室内饲养发现,三星竹笋象成虫和幼虫均危害竹笋,该虫在崇阳县1年发生1代。成虫4月中旬出土,7月下旬林中终见。成虫出土后即刻取食、交配产卵,卵23天孵化,幼虫共5龄,3龄期幼虫食量大增。5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翌年7月上旬羽化成成虫越冬。三星竹笋象雌虫的过冷却点为﹣12.80℃,冰点为﹣9.22℃。雄虫的过冷却点为﹣12.46℃,冰点为﹣8.24℃。雌虫过冷却点和冰点都要低于雄虫,差异不显著性。不同恒温条件下饲养三星竹笋象的卵与幼虫,试验发现:1530℃下,卵、幼虫均能正常发育。卵与14龄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28、12.44、15.42和12.28℃,有效积温分别为:68.05、26.93、36.05和93.58日·度。用线性日度、Logistic及指数模型分别描述三星竹笋象卵、幼虫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拟合的效果最优。(2)三星竹笋象的种群动态变化研究三星竹笋象在崇阳县高节竹竹林的危害高峰期为4月底至5月初,活动时间基本与高节竹竹笋出笋时间保持一致,呈单峰型。分析发现,三星竹笋象种群动态消长主要限制因子为平均气温(X1),主要决策因素为最高气温(X2)。5种拟合函数结果表明平均虫口密度与每周平均气温(X1)和最高气温(X2)建立的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好。(3)三星竹笋象对寄主挥发物趋向行为反应运用Y型嗅觉仪测定三星竹笋象气味源的选择性差异,结果表明:高节竹竹笋气味对三星竹笋象表现出极显著的引诱效应,引诱率为72.5%。通过GC-MS在高节竹竹笋挥发物中共鉴定48种物质,主要以烷烃类(40种)为主,占挥发物总量的86.38%。其次是萜类(9.55%,6种)和醛类(4.08%,2种)。萜类和醛类物质在高节竹竹笋挥发物中相对含量较低,但这两种成分是主要的活性物质,具体是哪一种成分对三星竹笋象行为起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4)三星竹笋象超微结构的观察电镜扫描观察发现三星竹笋象共有9种感器类型,26种亚型。分别是毛形感器(ST,3种)、刺形感器(SC,8种)、锥形感器(SB,4种)、芽形感器(SG,4种)、柱形感器(SCY,3种)、叉形感器(SF)、手形感器(SH)、勺形感器(SD)和B?hm氏鬃毛(BB)。雌雄成虫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以触角的感器类型和数量最为丰富。其次是足,足上的感器主要集中在第3附节的跗垫上,感器形态呈勺型。头、前胸背板及鞘翅上均匀地分布芽形感器,在这些部位的外缘都绕有一圈刚毛,感器形态更丰富。(5)三星竹笋象成虫触角嗅觉基因的转录组分析通过Illumina HiSeqTM2000平台对三星竹笋象成虫触角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共获得25982条unigenes,平均长度628bp。有17247条unigenes注释成功,占总数的66.38%。同源性分析显示:三星竹笋象unigenes与中欧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ponderosae)序列相似度最高,为56.46%。在三星竹笋象触角转录组中共预测到72个嗅觉相关基因,其中,27个OBPs,8个CSPs,16个ORs,18个IRs和3个SNMPs。将预测的嗅觉相关基因与其它物种构建系统发育树,对三星竹笋象的嗅觉基因功能进行分析与预测,为后续对三星竹笋象嗅觉行为机制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