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母语迁移都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的根本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时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二语习得领域经历了以对比分析假设为主导的理论模式和以中介语假设为主导的理论模式两个历史阶段。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语习得界语言迁移研究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语言迁移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怎样评估母语或第一语言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有相当多的语言学家忽略L1的正迁移,认为母语迁移主要表现在负迁移上,他们只片面地关注“错误产生”这一个方面,很明显是不够的。其实,学习者的母语也会促进二语学习。母语的正迁移在二语习得的很多方面都可以得到证明。如:当L1和L2共有大量同语族特征时(如:英语和法语;日语和汉语等),学习者在词汇的习得上就会比较容易。然而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英语和汉语并不是同族语。那么,在中国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过程中,母语的正迁移是否起作用了呢?如果起作用,是什么样的作用?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又是什么?对中国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及教师的教学的启迪作用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语言迁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回顾了早期关于语言迁移的思考和行为主义及对比分析的理论、中介语的理论、语言普遍性理论和认知及心理语言学理论,并分析了影响语言迁移的六个条件,其中着重分析了与本实验有关的三个条件,即标记性、原形性、语言距离和心理类型学。第二章在介绍了本论文的实验原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如何进行以词汇的正迁移性为目的的实验,随后对中国大学生在词汇学习中汉语的正迁移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目的是要揭示出中国的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汉语形容词“坏”对英语形容词“bad”在意义上产生的正向迁移性。第三章根据实验和分析,得出本论文的结论:一,如果汉语的某一个词从语义角度上来说,包含不同的却又相关的几个意义,那么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就有可能把这些意义与英语中相对应的某一个词的各个意义对号入座。通过本文的实验,至少我们可以说:中国人在学习英语单词“bad”时,汉语形容词“坏”的七个基本意义很可能会有正向可迁移性。而“坏”的其它引申意义产生正迁移的可能性就不大,或者说极有可能产生负迁移。二,可迁移性与学习者的母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与其二语的熟练程度似乎没有多大关系,尽管二语知识的影响不能因此就被完全忽略。三,二语在可迁移性理论中的作用在于:学习者对母语与二语之间的认知程度(即学习者的心理语言距离)可促进或阻碍可迁移性。所以,当我们给学习者以正面的指导和暗示时,当学习者已经意识到母语和二语之间存在某些相似之处时,当学习者有意识的使用积极的学习策略时,就更有可能出现正迁移。四,本次实验还得出一个意外结果,即,对于一个词的引申意义方面给予暗示,一般都会提高其正向可迁移性,而对于这个词的接近“原形意义”的各个普通意义来说,不恰当的暗示则会起到反作用。第四章根据本次实验研究,提出以下教学启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母语的作用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要意识到母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外语学习。因此要积极地寻求语际的共性,培养对母语和目标语语言距离的觉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