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地区云地闪特征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是陕西省雷电的高发区域,本文利用陕西省雷电定位系统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可能的成因,为了进一步探究该地区的云地闪特征,文中比较分析了各种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的计算公式,引入雷电流概率密度公式,列举实例,详细分析了各累积概率公式所拟合的曲线与实测值所绘制曲线的误差,并用图例给出误差大小的直观比较,更清楚的反映出各误差大小给工程计算造成的后果;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写出该地区带有未知系数α、β的正确形式的雷电流累积概率计算公式,然后利用MATLAB的CFTOOL工具中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方法对地闪进行拟合,求出拟合误差最小和拟合效果最好时的α、β值,从而得出该地区更为精确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计算公式,并利用该地区2013年的雷电流数据对推导出的公式进行了准确性验证。主要结果如下:(1)云地闪中负地闪占绝大多数(96.34%),正地闪仅占3.66%;正地闪的平均雷电流幅值(强度,下同)为66.18kA,明显大于负地闪的平均雷电流幅值39.43kA;电流幅值为40-50kA的正地闪频次最高,达到691次,占全部正地闪次数14.84%,幅值为30-40kA的负地闪频次最高,达到41760次,占全部负地闪次数的32.06%。(2)地闪的发生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负地闪日变化呈双峰分布,主峰出现在15:00-16:00,次峰出现在02:00-03:00,谷值出现在09:00-10:00,最大值约为最小值的9.67倍;从10:00-16:00,负地闪次数一直呈增加趋势,从16:00至次日01:00呈下降趋势,其中15:00-20:00均维持在较高值。正地闪的日变化相对于负地闪较为缓慢,总体也呈双峰分布,主峰出现在16:00-17:00,次峰出现在05:00-06:00,谷值出现在11:00-12:00,最大值为最小值的8.9倍。总地闪变化趋势特点和负地闪基本一致。(3)地闪的发生有明显的月变化规律,月变化峰值正闪比地闪、负闪早一个月出现。负闪发生次数在8月份最大,4月至10月呈上抛物线形状的趋势发生变化,先增大后减小,地闪具有与其相似的变化规律。正闪发生次数在7月份最大,4月到10月同样呈上抛物线形状发生变化,先增大后减小。由此可知该地区闪电多发生于6月至8月,其中8月份地闪、负闪次数分别占全年的40.11%、40.85%,7月正闪占全年的26.46%。(4)地闪最高值区出现在黄龙,最低值区出现在吴起。正地闪、负地闪高发区基本一致,集中在安塞-延安-黄龙一带,呈西北-东南走向以及富县地区。(5)通过对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公式的比较分析,得出利用规程公式会给计算结果带来很大误差,而利用IEEE Std和CIGRE推荐公式也会给计算结果带来误差,但相比利用规程公式所造成的误差明显减小,并发现在小幅值雷电流时,误差比较大。(6)拟合出适合该地区的雷电流幅值累计概率计算公式,得出当α=36.04,β=4.349时,拟合误差最小,拟合效果最好,并且发现当雷电流Ic在0-150kA时,拟合误差在-0.025-0.018这个范围变化,当Ic=35kA时,拟合误差最大,为0.025,当Ic大于150kA时,拟合误差趋于0。(7)利用延安地区2013的雷电流幅值数据对推导出的公式进行了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推导的公式比利用IEEE Std推荐公式、CIGRE公式更能准确的拟合该地区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的分布特征,其拟合的曲线与实测值数据绘制的曲线最为相似,从而表明所推导的公式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其他文献
北桑寄生(Loranthus tanakae)是被子植物门蔷薇亚纲桑寄生科(Loranthaceae)的半寄生(hemiparasitic plant)落叶灌木,多寄生在壳斗科(Fagaceae)植物上,在子午岭多以建群种辽东
再引入是把物种人工繁殖或者野外捕获的个体释放到其历史分布区以期建立一个能自我维持种群的尝试,是目前濒危物种易地保护最为广泛使用的手段。由于再引入花费巨大,成功率低
生物膜是由磷脂、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分子组装成的一种超分子结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临床上的许多疾病都与生物膜密切相关。髓鞘碱性蛋白(MBP)为中枢神经
本文利用RACE技术、整体原位杂交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等,以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为研究材料,克隆了与创伤及再生相关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并
螽斯总科昆虫隶属于直翅目螽亚目,是螽亚目中最大的一个类群,目前已知大约有7000多种。目前在Gen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螽斯总科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20条。本研究通过对PCR扩增产
kigamicins是一类由Ⅱ型聚酮合成酶催化合成的聚酮化合物,具有抗菌和特异性抗肿瘤活性。对其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基因测序和ORF功能分析,发现生物合成基因簇中含有一个可能编
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研究中,手骨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由于掌骨短小,不容易变形,易保存,一些专家尝试采用掌骨的一些变量建立判别函数来鉴定残骸的性别。本文的
果蝠(Fruit-eating bat)是热带和亚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种子传播者,与植物建立弥散的互利共生关系(Diffuse mutualism),其取食行为直接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表现和植物种
当前,外源蛋白表达形成的包涵体对于生物活性物质的生产以及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尤其是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麦芽
本研究以竹柳(Salix fragilis L.)及红叶杨(Populus deltoids cv.Zhonghua hongye)两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不浓度的Na Cl(分别为CK、0.15%、0.3%、0.45%、0.6%)以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