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社会建设”思想探析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建设既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又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还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高度重视社会建设,他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同时,总结中国传统社会建设的利弊,积极应对改革开放与国际形势迅速发展的现实,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形成了邓小平的“社会建设”思想。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基础包括理论基础、社会基础和主观条件,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社会建设思想为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我国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状况、当代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为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邓小平的政治思想品质及哲学思维方式是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社会建设的原则性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社会建设的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和我国现实国情特点;社会建设的内在机制是全面建设与重点发展相统一、三步走”与“跳跃式”发展相统一、长远规划与短期建设相统一、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统一、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相统一;社会建设的动力是改革、科学技术和人民群众;社会建设的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与以往及同时代的其他社会建设理论相比,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的风格和理论是很独特和突出的,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广泛的群众基础、丰富的实践内涵、大胆的创新精神以及卓越的战略眼光等五个特征。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不仅在理论上深化了邓小平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而且在实践上对人们创造性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在社会建设中如何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尊重实际与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楚辞》泽被后世,初唐宫廷女诗人的诗歌创作亦受影响。在诗歌形式、诗歌意象和诗歌精神方面,初唐宫廷女诗人诗歌都对《楚辞》有所继承和发展。本文就欲从以上三个方面,去挖
追求幸福,是人类历史的、永恒的话题,同时也是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对生活终极目的的向往和追求。马克思幸福观是从人类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关注的是人民的苦难,追求的是全人
党内民主建设关系着执政党的政权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研究列宁的执政党党内民主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写作背景和意义,分析整理
<正>牛羊肉泡馍作为秦地的名小吃,在陕西被称为"三秦第一碗""三秦一绝""天下第一碗"。牛羊肉泡馍以其料重味醇、汤鲜味浓、馍筋光滑、营养丰富、回味悠长,不但受陕西人的厚爱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深化改革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生产规模在逐年扩大,产量大幅增加,畜牧业整体态势较好,但是地域分布差异明显,尤其是西南地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制约着畜
【正】 关于封建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问题,自从1953年6月起在苏联「历史问题」杂志上展开讨论后,1955年5月间,「历史问题」杂志曾发表了一篇「讨论总结」。在这篇总结中,「历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进程。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必经之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高校教育中,不仅可以丰富高校教学
近年来,甲烷与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反应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该反应是以甲烷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温室气体为原料合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合成气,具有潜在的环境保护和工业应用价值。就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