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OH)2D3对Ⅱ型糖尿病小鼠自噬与炎症反应的干预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zheng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维生素D与糖尿病发生之间的关系;2.探究1,25(OH)2D3对糖尿病小鼠自噬与炎症反应的干预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一.糖尿病诱发组: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霉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的C57BL/6J小鼠Ⅱ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自发组:C57BL/KsJ-db/db自发性糖尿病模型小鼠;正常对照组:普通C57BL/6J小鼠,各组动物10只。比较各组动物糖代谢指标(FBG,AUC,HOMA-IR)以及其他生理指标(体重,饮水)的差异,比较其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25(OH)D3)含量的差异,研究不同浓度1,25(OH)2D3的干预对糖尿病造模成功率的影响。二.糖尿病模型小鼠干预组分为3组;1,25(OH)2D3干预组:5μg/kg 1,25(OH)2D3隔日注射;雷帕霉素(RAPA)干预组:0.25 mg/kgRAPA隔日注射;炎症小体NLRP3抑制剂BAY干预组:20 mg/kg BAY11-7082每日注射;正常对照组;正常C57BL/6J小鼠,各组动物9只。3周后检测各组生理指标以及糖代谢指标(FBG,AUC,HOMA-IR)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8,IL-1β,INF-γ);DCF法检测组织(肝,胰腺,肾脏,脾)线粒体ROS;电镜和光镜分析胰岛和肾小球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WB)检测胰腺和肾脏中自噬蛋白Beclin-1,LC3以及炎症因子NLRP3,NF-κB p65的表达;结果:一.维生素D和糖尿病发生之间的关系1.与正常组相比,两种糖尿病模型小鼠血清中25(OH)D3显著降低(P<0.05)。2.前期1,25(OH)2D3干预治疗能降低糖尿病造模成功率。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两种糖尿病模型组体重、饮水量、空腹血糖、糖代谢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1,25(OH)2D3对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1.与Diabetes组相比,1,25(OH)2D3、RAPA和BAY干预组在第3周后糖代谢指标都有显著改善(P<0.05)。2.与Diabetes组相比,1,25(OH)2D3组血清中TNF-α,IL-1β,INF-γ含量明显降低(P<0.05)。BAY干预组和RAPA干预组4种炎症因子浓度都显著降低(P<0.05)。3.与Diabetes组相比,1,25(OH)2D3干预组和RAPA干预组肝,胰腺,肾脏来源的线粒体内ROS明显降低(P<0.05)。BAY干预组肾脏中来源的ROS显著降低(P<0.05)。4.Diabetes组胰腺和肾小球病变严重,且有炎症浸染;1,25(OH)2D3、RAPA和BAY干预组胰岛和肾小球病变有部分改善,其中1,25(OH)2D3和RAPA干预组β细胞内自噬体明显增多。5.与Diabetes组相比,1,25(OH)2D3、RAPA和BAY干预组胰腺组织内LC3,Beclin-1表达升高(P<0.05),NLRP3和NF-κB p65表达降低(P<0.05)。肾脏组织蛋白表达结果与之相似(P<0.05)。结论:1:Ⅱ型糖尿病小鼠体内25(OH)D3含量偏低,补充1,25(OH)2D3对糖尿病有一定防治作用。2:自噬与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NLRP3--IL-1β--NF-κB与Ⅱ型糖尿病的发展关系密切,1,25(OH)2D3可通过此通路控制并改善Ⅱ型糖尿病症状。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