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室性期前收缩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分析各证型的分布情况及各证型之间的差异,探索中医各证型与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从而有助于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辨证及治疗。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确诊为室性期前收缩的208例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应用SPSS11.7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分析室性期前收缩的中医证型分布和各证候间的分布规律;并用logistic回归筛选各危险因素与室性期前收缩各证型发病的相关性。结果:1.室性期前收缩分布规律:208例患者中不同性别的发病年龄无差异(P>0.05);室性期前收缩中,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65.9%)发生的比率较频发性期前收缩多(34.1%)。2.中医证型分布结果:痰浊阻滞(37.01%)>心血瘀阻(26.9%)>心脾两虚(13.5%)>阴虚火旺(12.5%)>水饮凌心(10.09%);室性期前收缩各分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在中医各证型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3.室性期前收缩症状体征分布规律:心悸、胸闷、气短、眩晕、乏力、纳差、失眠等证候在各证型中无明显差异(P﹥0.05),胸痛、汗出、唇甲青紫、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暗、舌质红、苔少、苔白滑、脉弦等证候有明显差异(P﹤0.05)。4.室性期前收缩危险因素相关性:冠心病、高血压、心衰与室性期前收缩各证型具有相关性。结论:1.室性期前收缩中医证型以痰浊阻滞型、心血瘀阻型较为常见,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次之,水饮凌心型较少见。2.室性期前收缩临床证候分布中存在差异,对临床辨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室性期前收缩危险因素分析:冠心病、高血压、心衰与室性期前收缩各证型间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