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粒黑粉病是由稻尾孢黑粉菌属稻粒黑粉菌(Neovossia florrida)引起的一种杂交稻制种上的常见病害。长期以来,稻粒黑粉病在常规稻上危害不重,专门的防治研究很少。但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此病已经发展成为杂交制种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到杂交制种的产量和质量,阻碍着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迄今为止,防治上尚未找到能完全有效控制病害的施药方法和剂型。本文通过对稻粒黑粉病病原生物学特性、防治药剂筛选和水面扩散剂的初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菌冬孢子的萌发相当不整齐,持续期长达60d以上;并发现极少数孢子不需要休眠即可萌发。2、通过田间试验,筛选出了既能有效抑制病原菌侵染又对结实率影响小的三唑类杀菌剂: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EC和25%戊唑醇EW,它们对稻粒黑粉病的防效分别达到86.8%和81.4%。3、以0~#柴油为分散介质,研究出了一种农药施用新技术—水面扩散施药法,并提出了一种水面扩散型农药新剂型模型—多菌灵水面扩散剂的构想。该施药技术能有效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孢子萌发后产生的次生孢子的扩散,降低病粒率,相对防效达77.81%比穗部同制剂喷雾防效高17.9%。与传统的喷雾方法相比,水面扩散施药法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对稻粒黑粉病防治效果也好于传统的施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