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当今社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已经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愈发凸显。生态学不是一门孤立存在的学科,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西方学者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以其特定的理论、观念等社会意识形式勾勒了一幅未来社会生态和谐的理想画卷。欧洲是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重镇,涌现出诸多欧洲派的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他们成为生态社会主义的一支生力军。欧洲生态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一场“绿色革命”。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新高度。“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旋律和共同的主题。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实践要求,也是“绿色发展”的目标。要实现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国需要吸取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精华,爱护人类依赖生存的生态环境。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从而使无产阶级政党牢牢地把握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同时,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注入了新的元素,亦有利于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坚持走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共处。本文通过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重在阐明以下三个观点:第一,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凝聚了一股核心力量,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分歧。欧洲生态社会主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社会主义与绿色无政府主义两种指导思想的倾向,经历了从后现代主义向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转向。第二,欧洲生态社会主义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缺陷。它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分析生态问题,但是,在解决生态问题上,却背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带有乌托邦的色彩。第三,尽管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理论缺陷,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但是不能全盘否定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应该看到其理论中彰显的社会正义、保护环境和科技文明等理念对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可以产生有益的启示。本文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既是对西方生态思想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也是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过程,目的是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把握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动态,汲取其理论成果的合理因素,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践行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光荣使命。全文的内容(从绪论到结论)一共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章,绪论。依次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即第2章,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对生态社会主义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和生态中心主义者的生态思想三个方面追溯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重点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奥尔多·利奥波德、霍尔姆斯·罗尔斯顿、阿伦·奈斯三位生态中心主义者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即第3章,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形成的现实依据。从环境史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了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形成的现实依据。分别阐述了欧洲早期的生态扩张主义、欧洲的生态环境问题、“欧洲共产主义”的影响、欧洲绿色政治的推动四个方面内容。这部分内容目的是考察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政治背景。第四部分,即第4章,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分别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以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威廉·莫里斯、鲁道夫·巴罗、亚当·沙夫、安德烈·高兹,20世纪90年代的戴维·佩珀、萨拉·萨卡以及21世纪的德里克·沃尔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脉络。第五部分,即第5章,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与理论分歧。一方面,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个层面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另一方面,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流派中以特德·本顿和戴维·佩珀为代表的两大阵营之间的理论分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该部分内容既有从整体上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进行总结,也有从部分代表人物之间的理论争议进行分析。第六部分,即第6章,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评析及启示。该部分一方面,分别对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特点和理论缺陷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另一方面,将欧洲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指出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四点有益的启示:第一,坚持环境正义的伦理思想;第二,加强防治腐败的政治力度;第三,倡导绿色消费的文化模式;第四,重视科技生态化发展方式。第七部分,即第7章,结论。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思想和行动指南。第二,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归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汲取欧洲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合理成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之,欧洲生态社会主义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红色”指导,同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绿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