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PF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破坏性疾病.一旦形成将不可逆地导致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成为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因此,加深PF机制,尤其是早期阶段的认识,已成为更加迫切的需要.该研究首次从PF起始及进展过程中可能其最为关键作用的EC及结构、功能异常的分子机制来探讨,力图阐明PF始动机制从而为其早期诊治PF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1 BLM致PF模型大鼠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经戊巴比妥钠深麻醉状态下自肺尖至肺底行螺旋CT扫描,对感兴趣区追加HRCT扫描.进行CT扫描后,腹腔注射肝素(400U/kg)剖腹,经髂静脉内手推760g.L-1泛影葡胺2ml,采用数字化X线机进行肺血管造影检查.采用ELASA法测定血清vWf水平,待测标本加酶标抗体及底物终止反应后在酶标仪492nm处比色,根据标准曲线得出相应的vWf百分含量.BLM致PF模型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标本的采用PASM-M法制备BLM纤维化肺组织基底膜染色,观察肺血管EC基底膜.2 BLM气管内滴注(4mg.ml-1,5mg.kg-1)制作大鼠肺损伤模型分为3、7、14、28 d组,对照组在同样条件下气管内注入相同数量的生理盐水,方法同实验组.分别行肺组织标本HE染色和透射电镜、VEGF、Flt、KDR/Fl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LM致PF模型大鼠EC,经体外培养后分别与上述相同时间采用FCM测定其增殖活性.3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其中分别转染正义VEGF cDNA基因及空白质粒载体,然后采用RT-PCR技术测定上述转染细胞中的MCP-1、iNOS mRNA表达,并用LSCM测定上述转染及空白对照组细胞中的NF-к B表达.4 BLM致PF模型大鼠进行硝酸镧灌注,对照组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硝酸镧灌注,方法相同.硝酸镧灌注后的大鼠肺组织制作透射电镜标本,观察EC缝隙连接.体外培养的BLM致PF模型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采用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后制作成细胞爬片,利用LSCM对PMVEC进行观察,并对PMVEC的Cx43阳性表达定位及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