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通渠道承载着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职责,对流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步入21世纪以来,国内经济保持了高速稳定的增长势头,这得益于投资和净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在可预计的近期内这种状况将持续下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国商品流通效率低下,政府和企业都承担着相对偏高的流通成本,从而影响到政府和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综合竞争力。
商品流通渠道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商品流通渠道效率成为流通经济领域重要的课题,结合我国的国情,以下三点在流通渠道效率提高的因素中占有重要的权重,即流通渠道的电子化程度、流通渠道的结构和流通渠道主体间的协作。
电子化作为流通渠道的变革方向,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提高商品流通渠道效率,不仅各方的供求信息实现及时沟通,有利于商品流通的程序化,而且会对流通渠道结构的优化产生影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节点,商品流通渠道的变革正愈演愈烈,而渠道电子化成为渠道变革的整体方向,逐步改变着厂商和中间商的运营模式、综合竞争力,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生活方式。在渠道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扁平化的渠道结构使得厂商更容易与消费者直接对话,这激发了厂商直接控制消费者的欲望,更施压于墨守成规的传统中间商,因为目前的国民经济,已经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谁掌握了商品谁就掌握了利润”,而是“谁拥有了消费者谁就拥有了利润”。由于渠道的扁平化发展趋势,各渠道主体不得不考虑横向或者纵向的协作,提高流通渠道整体效率和渠道主体自身在流通渠道中的话语权,以求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协作不是狭义上的合作,而是包括了合作、分工、联盟等多种联合模式。
本文在论述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流通渠道效率的三大实施路径,将在第三章进行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