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仰是人类社会生活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人类的生活与发展离不开对信仰的依赖,社会越进步,越需要对信仰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探讨并建立共同的社会信仰,可以促进社会共同体增强凝聚力,减缓社会冲突,为人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更好的发挥信仰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这一信仰为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地实现民族独立的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指引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巨大的物质财富不断被创造出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却带来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困扰:人的精神生活日益荒漠化,人们日益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出现了信仰缺失、信仰危机、人性物化等严重问题。马克思主义信仰关注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不但将彻底的人道主义与彻底的自然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帮助我们正确的地认识人和自然,同时它重视个人德行修养,坚定地追求政治层面、经济和社会层面的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进一步实现。笔者的写作目的就是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形态,深入探索当代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突与危机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为复兴和重新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在中国的确立。这部分首先从信仰概念的分析入手,概括总结了学术界关于信仰概念的几种观点,论述了信仰的双重属性,并就信仰、信念与理想概念三者之间关系进行了辨析;其次,重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马克思主义信仰所具有的现实性、科学性、崇高性三大特点;最后,描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建立及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其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建立的过程就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文章的第二部分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及根源。这部分首先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主要表现在: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困惑与动摇、扭曲以及缺失;其次,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文章从五个方面归纳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其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文章的第三部分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建。这一部分分为三个层次:首先,阐述了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意义及可能性;其次,提出了以科学的态度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当遵循的方法论原则;最后,阐明了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希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