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说来,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包含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教政策两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认识和分析宗教问题所形成的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教政策是无产阶级政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结合时代特征和宗教国情所形成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在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理论框架内,这二者是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教政策更多的是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普遍真理性。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根据国情和时代的不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民族化。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也开始了中国化的探索历程,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从时间上看包括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30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走群众路线,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略,在工作中就不得不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问题。这就要求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根据中国的宗教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解决现实的宗教问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与中国宗教国情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探索历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共产党不仅用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来认识中国的宗教问题、指导党的宗教工作,还创造性的提出了要与宗教界的进步人士建立政治上的统一战线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重大发展。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这30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曲折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全面形成,但随即就受到冲击和歪曲,直至十年动乱中被“四人帮”和林彪反革命集团彻底否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宗教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阶级根源,宗教界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政治形势的好转和宗教界的变化促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中国的宗教问题,指出宗教信仰是人民群众的思想问题,宗教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重要原则。毛泽东、周恩来、李维汉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反复重申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并对宗教信仰自由做了全面的说明。1954年中共中央提出了中国宗教“五性论”,这是对我国宗教工作经验的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重要贡献。然而,从50年代后期开始,左倾错误开始出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完全否定的党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采取暴力手段来对待宗教问题,对我国的宗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党面临着新的宗教形势,一方面是世界宗教世俗化的趋势对我国的宗教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旧有的社会价值体系被否定,新的价值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为宗教的扩散提供了一个便利条件。更为严重的是邪教和反动的地下教团也参与到了思想阵地的争夺中。这对部分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发展和党的宗教政策的实行。就国内的宗教形势来看,一方面各宗教及其教派包括民族性宗教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指导下,积极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部分民族分裂分子以宗教为旗号破坏民族团结,从事分裂国家的活动,其所谓的宗教活动已经超出了宗教范围成为严重的政治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新形势,党和政府一方面继续贯彻和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2001年12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的高度概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是在新环境中对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探索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如何正确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这些探索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没有条件去完成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通过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在这些问题上实现历史性突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深入,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认识和发展必将迈上更高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