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一直是以原文为中心的规定性的研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翻译研究的重点一般都集中在翻译的性质、翻译的标准和翻译的技巧等方面。这种研究途径强调了原文的决定性作用,忽略了译者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研究的转向,从而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对象,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范围。随着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兴起,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翻译研究者的关注。因此,作为译者研究的一个分支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根据互文性理论,原作与译作之间是一种互文的关系,译者作为原作与译作的媒介拥有三重身份:读者、阐释者和作者。在互文性理论参照下,译者的身份体现在:作为读者对文本的完成,作为阐释者对文本的解释,作为作者对文本的改写。其次,从原作到译作重心的转变体现了翻译研究的焦点从文本内转向文本外,开始追问译本产生的文化和历史渊源,并从中发现和解决许多结构主义研究范式所未发现和未解决的问题。译作是原作的再生,译作与原作之间应是一种互文性的互动关系,而不应有从属、次等之别。译作与原作之间的互文关系也证实了译者的主体性。再次,本文借用查明建与田雨所阐释的译者与原作者以及译入语读者对话关系的观点,认为原作者与译者之间是主体性的对话关系,而不是所谓的主次关系。不同译本之间的对话是一种主体间的互文性互动行为;译者与译入语读者之间的关系也应是翻译主体间的对话关系。译作的实际文化意义和效应,取决于译者对读者的把握程度和读者对译者的认同程度,即他们主体间的对话质量。依照以上概述,论文以报刊英语为文本,从互文性视角分析了报刊英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探讨了在其理论指导下报刊英语翻译的翻译技巧与策略。论文共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介绍了报刊英语翻译与译者主体性。第二章首先介绍了互文性理论,然后以此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报刊英语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即体现在原文与译文的互文关系中,译者与原语作者的对话关系中,译文文本与译入语文本的互文关系中,译者与译入语读者主体间的对话关系中。第三章具体讨论了运用互文性理论分析报刊英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的可行性。最后一章,着重强调了报刊英语翻译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总之,论文以互文性理论为指导,一方面表明报刊英语翻译的整个过程是一种互文对话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此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也强调报刊英语翻译行为的复杂性,因而在此翻译过程中,其翻译技巧与策略应引起充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