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源流动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制造基地不断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贸易成为持续发展的行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成熟与完善,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市场开放和营销全球化成了中国企业必然的选择。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并不只是与当地公司争夺市场,还要与其他国际公司抢占份额。产业、市场、顾客的全球化使企业面临的不是需不需要全球营销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全球营销的问题。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典型企业。首先,世界贸易的持续增长推动了集装箱行业的迅速增长和蓬勃发展,其次,中集很好地抓住了国际集装箱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集装箱制造业60年代产生于美国、70年代转移到日本、80年代转移到韩国、90年代转移到中国。在全球集装箱制造业转移这一过程中,公司积极地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通过收购兼并不断提高市场份额,成为全球集装箱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公司集装箱产能已经达到全球60%。由于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成本优势绝对领先,中集集团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三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集装箱产品和其他物流装备,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对所有品种提供设计、制造、维护等“一站式”服务的企业。作为国际化经营的公司,中集集团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业务,客户包括全球最知名的船公司和集装箱租赁公司。
但是,集装箱业务迟早要到达顶点,中集的管理层对这一点其实早有认识,在2000年,中集就已经筹划拓展新的产业,当时选择了半挂车作为他们未来发展的突破口。针对中国落后的道路运输装备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不协调,中集提出了“在巩固集装箱行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专用车”的发展战略,将中国的制造优势和中集的管理优势、资本优势和国际化经营优势紧密结合,全力推动中国道路运输装备的现代化进程。2002年,中集专用车产业正式启动,与当年打造集装箱产业相似,中集这一次又采用了已是驾轻就熟的收购战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成为了中国规模最大的专用车制造集团。布局国内的同时,中集在北美也从容地落下了一枚棋子,于2003年收购了美国一家半挂车生产企业,建立了中集的美国基地。05年上半年,中集的美国基地实现销售额4.2亿元,同比增长258%,并做到了月月有盈利,中集的海外车辆业务发挥了集团化经营优势和战略协同效应。
中集车辆集团从一开始就走的是国际化、全球化营销的道路,并在北美、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均取得了不俗的战绩,集团将下一步的目光投向了高端的欧洲市场和巨大的新兴的南亚市场。2006年2月,中集集团以1.1亿欧元收购荷兰博格工业公司一欧洲主流的领先供应商之一,以此打开了欧洲市场的大门。同时,建立于泰国但是针对整个大南亚市场的合资企业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南亚地区面积达43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亿,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正紧追中国,所蕴藏的无限商机不能轻易错过。开拓南亚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而把握机遇,抢先一步开拓以印度为主的南亚市场,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的必然选择。
本论文所选取的角度是以中集集团为样本,从地域下手,着重研究中集车辆集团在南亚市场的国际营销策略。文章通过市场调研与数据资料,对中集车辆集团在南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和竞争的优劣势,做出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