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产权近年来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是较多是从法律范畴进行研究,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知识产权的实际,从经济视角和产业视角入手,运用产业经济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计量研究、访谈研究、个案研究、统计分析、专利分析等方式,系统地对“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水平——中国知识产权的经济贡献——中国知识产权的未来走向”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研究。本文的改进与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构建一套知识产权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进行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的评价。提出了知识产权强国的内涵,在总结世界主要知识产权发达国家特点基础上凝练出了知识产权强国的基本特征,基于SMART原则构建了知识产权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主要国家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总体水平进行了判断。研究发现,美国、日本和德国是知识产权强国,综合实力位居前三;中国知识产权规模较大,数量较多,发展速度较快,充满活力,活力因子得分较高,但是高水平专利少、国际化程度低、知识产权保护弱、专利影响力小、技术贸易逆差大,说明中国知识产权的质量、效益和制度水平较低,距离知识产权强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其次,从产业角度进行专利计量分析,判断我国中观产业层面知识产权的发展水平。分别从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一个代表性的领域,分析其专利水平,对其专利布局是否能够支撑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从生命周期、专利权人、技术领域、区域布局等角度对技术领域专利进行计量分析,以揭示技术领域专利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知识产权薄弱,国外企业占据主动,不足以支撑产业发展。国内专利技术含量不高,起步相对较晚。相比较而言,国外企业的专利布局较早,专利质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大,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创新能力,技术垄断正在形成。第三,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手段,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分析,以天津为例分析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企业知识产权近年来发展较快,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和知识产权积累,知识产权意识逐步增强,知识产权组织管理初步走上正轨,初步具有了知识产权经营的观念,核心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与国外跨国公司比较,没有从战略层面上系统部署,知识产权积累较为薄弱,整体技术水平薄弱,专利质量不高,知识产权国际化严重滞后,运用专利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知识产权经营还比较初级,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缺乏,面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包围之势,面临知识产权风险。第四,在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用实证的方式研究了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绩效以及知识产权制度与其它变量交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知识产权制度的绩效对于经济增长的解释不断增强;(2)知识产权制度在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绩效有所不同;(3)知识产权制度与人力资本和产业化环境的相互作用较为显著,与FDI的相互作用不显著,而市场体制很多时候表现出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替代或者抑制作用;(4)知识产权制度自身逐步完善是促使知识产权制度绩效增长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