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npi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社会的和谐,也与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道德建设,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道德建设经验,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平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很大程度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动力保障。30多年的改革开放,促使我国社会急速转型,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各个领域变化惊人,其变化的速度、范围、强度都是空前的。然而,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显著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缺德、悖德现象。总结当前突出道德问题的表征,并研究导致道德问题的深层原因,揭示道德建设低效的原因,将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当前道德状况和道德形势的认识,明晰道德建设和道德治理的思路和对策,从而提高道德建设实效性,进而有力的推进道德的发展和进步。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顾并总结我国60多年道德建设的历史,并将我国道德建设的历史分为建国头七年的道德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道德建设、改革开放时期的道德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以来的道德建设四个部分。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分析了“道德”、“建设”、“道德建设”、“实效性”,并结合当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道德建设”、“实效性”以及“道德建设实效性”的内涵作了界定,这也为设定“道德建设”取得实效性的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辩证地看待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状况,一方面我国道德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第四部分从忽视道德建设的“顶层设计”,共产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不充分,道德建设的“理论准备”不足三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建设低效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究。第五部分针对我国道德建设的现状,根据我国道德建设低效的原因,从高度重视个人品德建设,充分发挥家庭美德建设的基础作用,将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和强化社会公德建设的保障性功能四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的对策。
其他文献
本文前言部分,从朝鲜半岛的独特地缘政治地位及与我国的特殊的地缘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加强加深研究朝韩关系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正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朝韩两国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租金”是客观存在的,当公共事业组织拥有的公共权力,在行政部门监督失效、服务对象监督无力、法律监督局限、社会监督不专业的情况下,公共权力的拥
立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刑罚制度,自奴隶制时代的西周萌芽至1997年刑法典正式确立完善的立功制度,“立功受奖”的思想内涵得到了圆满的传承,立功制度也在我国理论研究和司
作为一项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极为严重的国家权力,行政强制执行中的私权利保护问题至关重要。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为例外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但是,从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实践来看,现行体制中还存在大量侵犯相对人权益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统一立法解决。本文通过对世界各先进法治国行政强制执行法律制度的介绍及比较分析,并在参考国内学者对现行体制的不同改革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
科学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自然科学。要想生成精彩的科学课堂,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践,从而真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获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