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起步,借助人口数量这一绝对优势因素的全面促动,在短期内快速形成完备的产业体系与初步的自生能力后,我国的劳动力与固定资产投资形成了双支撑。但很明显,“劳动力依赖”和“投资路径依赖”,这两类粗放的发展模式无法实现对经济增长长期有效的支撑,从而导致中国的经济增长逐渐出现疲惫之态,不可持续性逐步显现。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已进入结构转型的深水区,深化改革面临复杂因素的干扰,其中人口老龄化、固定资产投资弱化构成了长期而持续的负向冲击。以此为背景,聚焦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审视人口老龄化与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有助于厘清当前宏观经济“转”和“调”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为此本文将就我国人口老龄化、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及其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做出解析。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对国内外老龄化、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分析了当前中国老龄化、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现状,通过构建系统耦合模型初步探究不同区域内三者协调发展关系的变化特征以及差异。其次,基于固定效应模型,重点研究老龄化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一方面,老龄化和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机制,即两者不但各自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会通过影响对方,进一步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为印证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文中引入老龄化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交叉项,讨论了两者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考虑到协同效应可能存在阶段性特征,即如果老龄化(固定资产投资)处于不同阶段,则固定资产投资(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出现异质性特征,为此文中引入门槛模型加以判定;此外,通过引入中介效应,进一步探究老龄化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传导机制和路径。最后,引入ESDA方法,探讨了省域间老龄化、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进一步在纳入地理空间因素的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讨论了老龄化、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从老龄化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看,老龄化明显减缓了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主要动因一直以来对经济增长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但这一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其次,老龄化与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协同机制对经济增长进一步产生了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使得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有所下降,反之亦然;面板门槛模型结果表明当固定资产投资跨越门槛值后,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由抑制转为促进;从老龄化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看,两者都会通过产业结构、就业、技术创新三类中介影响经济增长,但三类中介的影响机制存在明显差异。最后,空间计量模型表明,老龄化与投资存在空间溢出性,老龄化对本地区和临近地区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抑制作用,投资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地区会产生负的空间溢出性,这将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老龄化与投资的交互项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较为合理的投资,不仅可以减弱本地区老龄化对经济的负向影响,也能对临近省域起到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临近省域的投资达到相近的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