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的时代赋予了青年特有的精神特征,不同的书写方式也呈现出了迥异的青春内涵。百年中国电影史上塑造了一系列的青年形象,每个时期的青年形象都与社会文化变迁保持密切的关系。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电影为例,通过《青春之歌》、《人生》、《美丽新世界》、《失恋33天》四部电影的个案研究,试图揭示青年形象差异的背后反映出的时代精神变迁的趋向以及所处其中的青年的成长历程和生存困境。通过对个案研究归纳出不同时代背景下电影中青年形象对时代精神的映射,同时梳理了不同历史阶段典型青年形象的差异性。从而在对这些青年形象进行人物形象、精神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探究青年形象变迁背后的主客观原因。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包括论文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是关于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结束前电影中青年形象的分析。这一阶段青年呈革命青年群像,本文分别从《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的塑造、《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与时代精神的映射及革命利益至上的英雄形象追溯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关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电影中青年形象的分析。该阶段青年呈精神荒原中的探索群像,本文分别从《人生》中高加林形象的塑造、《人生》中高加林物形象与时代精神的映射及自我意识萌发与叛逆的一代的追溯等三个方面作了分析;第四部分是关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电影中青年形象的分析。该阶段青年呈平民形象的缩影,本文分别从《美丽新世界》中平民形象的塑造、《失恋33大》中的消费主义特征、九十年代以来电影中青年形象特征的描述及个性张扬的青春时代的青年形象追溯的分析等四个方面具体加以论述;第五部分是关于电影中青年形象变嬗变的反思。分别从电影中青年形象与时代精神的变迁、电影中青年形象与影视艺术的创新、青年亚文化的影像表达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