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儿童文学翻译——以Charlotte’s Web两译本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e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对等”理论是尤金·A·奈达的核心理论之一,在翻译理论界影响很大。本文旨在研究该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评价和指导意义。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不应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而是在必要时可对原文的结构和形式进行调整,以实现信息上的对等。在奈达看来,译文读者对译作的理解程度和效果特别重要,最终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该作品所产生的反应基本相同,这才是最理想的翻译。  儿童读者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求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时,对原文中的语言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且使用简单易懂,而又生动有趣的语言,以期最终译文儿童读者能与源语儿童读者具有相同的反应,获得同样的感受。Charlottes Web是由美国作家E.B.怀特所写,全世界的儿童、乃至成人都很喜爱,在世界儿童文学中声誉极高。本文所选的中译本分别是处于不同时代的康馨的译本和任溶溶的译本。作者将以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结合儿童及儿童文学的特点,对儿童文学《夏洛的网》的两个中译本的案例分别从意义对等、风格对等和文化对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看两位译者是如何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的,以进一步证明功能对等理论对指导儿童文学翻译的适用性。  本研究主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具有一定意义:从理论上看,通过对CharlottesWeb的两个中译本的对比分析,证明了功能对等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和评价作用;从实践上看,通过分析儿童和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对Charlottes Web中个例的对比,能对翻译儿童文学过程中如何达到功能对等提供参考与建议,从而译出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的优秀作品。总之,希望本研究能给儿童文学译者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同时希望研究者能更加重视功能对等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暨电光源研究所是经教育部于1999年5月特批的在高等院校中设置光源与照明工程专业的系(所),又是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培训中心,与国内外照明学术界有
本文从对等理论的视角,探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并在国外广受欢迎。本书包含了许多中国的国家政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
期刊
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是全国著名的电光源产品开发研究中心,具有悠久的传统,历史上为我国电光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期刊
期刊
《觉醒》又名《一个孤独的灵魂》,是美国女权主义先驱作家凯特·肖邦(1850-1904)(原名凯瑟琳·欧福拉赫蒂)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情节设置在十九世纪末的美国,通过对女主人公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