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贸易结构是一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的经济实力、国内产业发展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状况。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对外开放深入,哈萨克斯坦经济快速发展,经贸政策法规日益完善,两国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贸易额稳步增长。但在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长期存在而又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贸易结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低附加值商品在双边贸易中所占份额较大,而高附加值商品所占份额相对较小。虽然形成这种贸易结构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是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继续攀升,各大国对哈萨克斯坦市场的激烈争夺,中哈两国单纯依靠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贸易方式必将发生改变。中国依托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初级产品的巨大优势,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现状也会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中哈进出口贸易不平衡也会越发明显。笔者正是基于这种经济现象展开分析的。首先,在对贸易结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使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回顾中哈双边贸易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对2002-2007年中哈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选用了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指标对中哈两国间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中国对哈的贸易依赖性不强,哈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很高;两国的贸易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非常符合要素禀赋模型。其次,从贸易主体结构、贸易结算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哈双边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必将对中哈贸易的顺利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再次,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影响双边贸易结构发展的各种因素。指出国际环境、中哈两国国内环境的变化都促使中哈贸易结构朝着高级化的方向发展,而中亚内部及与俄罗斯和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西方发达国家及哈周边国家对哈市场的激烈争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哈经济滑坡,这些都将对中哈贸易形成制约。最后,利用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毗邻的地缘优势和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中哈贸易结构优化应该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对其进行拓展和创新,把先天比较优势和后创比较优势结合起来,既要保持劳动密集型和原材料产品在出口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又要创造和建立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终达到中哈双边贸易结构优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