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岚皋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实地野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结合现有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思想,选用指数法和信息量法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本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1)研究区内共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502处,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其中滑坡440处,泥石流49处,崩塌13处。地质灾害在时空上分布规律为:空间上,地质灾害在全县15个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地质灾害主要沿岚河、大道河及其支流溪沟呈密集状分布;时间上,地质灾害主要发生于全新世以来、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时期及每年的雨季。影响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水和人类工程活动。(2)在地质灾害易发性指数法中,选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指数法数学模型,计算出各格网单元的地质灾害易发性指数,并对所有单元的易发性指数进行统计后采用自然断点法,将分区界限设置为2.54,1.18,从而将研究区地质灾害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3)在地质灾害信息量法中,采用了信息量模型。最终确定了5种评价指标14种不同的状态为预测变量,并利用信息量数学模型计算14种变量的信息量值。然后将研究区划分为格网单元,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信息量值,采用自然断点法,将分区界限设置为-3.75,-1.88,并最终确定各评价单元的易发程度。(4)本文对两种评价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指数法的高、中易发区的面积和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8.9%,发育的地质灾害个数占研究区地质灾害总数的90.84%;信息量法的高、中易发区的面积和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1.71%,发育的地质灾害个数占研究区地质灾害总数的87.25%。可见,两种评价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研究区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并且与灾害点的分布对应也比较好,证明本次评价结果较为可靠。结合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论文在最后对研究区三个等级的易发区进行分区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地质灾害防治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