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儿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逐渐成为人地关系研究的热点,其高度逐步上升到了国家的战略层次。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主要包括气候变化的趋势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和人为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应对的方向也从20世纪70年代的预防与阻止,转移到80年代的延缓,直到现在所普遍接受的适应。开展气候的适应研究有利于将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有利于气候敏感区产业结构调控,对确保区域产业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全球气候变化就区域性而言,重点集中在脆弱生态区和自然地理区域的过渡地带,如海岸线、气候过渡带以及山地等。秦岭地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义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因此,本文以秦岭为研究对象,从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在分析了长时间序列秦岭南北气候变化的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对秦岭南北环境脆弱性的影响,分析了人类经济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得山人为驱动力对气候贡献程度的变化,并以秦岭南北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为例探讨了自然-社会耦合系统对气候变化适应程度的发展状况,进而给出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其主要结论为:1.秦岭南北气候差异显著,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秦岭南北热量分布不均衡,多年气温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并且明显秦岭南部气温高于秦岭北部。就气温变化趋势而言,增温趋势高低值区分界线基本与秦岭走向一致,秦岭以北增温趋势更加明显。秦岭南北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呈现西南向东北减少的趋势,秦岭南部降水量明显高于秦岭北部。而就降水减少趋势而言,秦岭南部降水量减少趋势大于秦岭北部。秦岭南北年平均气温总体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二者在其季节的升温幅度与时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降水变化呈现波动减少趋势,其波动周期、频率与气温基本同步,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2.秦岭北部环境脆弱度高于秦岭南部,区域内部也存在一定差异。秦岭南北环境脆弱度都较大,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秦岭北部脆弱度区域之间分布复杂,关中东部脆弱度程度最高,西部次之,而中部脆弱度程度最低。秦岭南部脆弱度整体程度要低于秦岭北部,在秦岭山地为高值区而汉中盆地为低值区。气候因子、森林覆盖率、水资源等自然因素是区域自然环境脆弱度的表征因子,农业发展程度、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等社会因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然环境的脆弱性。秦岭南北环境脆弱度是自然-社会的耦合系统共同叠加作用的结果。3.气候变化人为驱动力综合得分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秦岭南北人为驱动因子综合得分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波动更为强烈,而在21世纪以后呈现稳定增大的趋势,并且秦岭北部综合得分要大于秦岭南部,说明秦岭北部气候变化的人为作用更强。研究表明影响秦岭南北气候变化的因子主要有人口数、城市化率、工业用电量、工业产值、耕地面积与能源消耗总量,秦岭南北排序略有差异,而人口数、城市化率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密切。4.秦岭南北气候适应度均呈现阶梯状增大趋势。秦岭南北气温适应度变化趋同,均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并且波动幅度后期大于前期。秦岭北部降水适应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总体波动增加的趋势,但增加幅度不大,幅度小于其气温适应度。秦岭南部降水适应度明显低于秦岭北部。秦岭南北气候适应度变化趋势一致,皆成阶梯状变化,但北部适应度增加趋势明显大于南部。5.建立了秦岭南北典型区域适应模式。秦岭北部以三门峡(库区)华阴段为典型区域,在突发性气候灾害与长时间序列的影响下,该区域形成了“生态产业主导模式”,以土地整治的工程型措施、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以及生态旅游的模式来适应气候的变化。秦岭南部以商州区为典型区域,作为环境脆弱度与敏感度都较强但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该区域应依托资源禀赋形成了旅游主导模式,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度假居住产业。该研究在理论上为完善区域气候变化适应研究提供了借鉴,在实践上可为关天经济区和南水北调水源区提供可持续发展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