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MT1调控铁死亡与靶向BRD9和TAF1在AML中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o_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PRMT1调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铁死亡及作用机制背景和目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血液系统肿瘤。传统标准治疗虽能取得一定的疾病缓解率,但复发难治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点与热点问题。深入探索AML发病机制,开发新靶点及新疗法对于提高AML缓解率及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异常在AML中具有重要作用,靶向表观调控因子在AML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研究提示铁死亡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相关。铁死亡是一种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形式,以铁依赖和脂质过氧化积累为特征,其与肿瘤等疾病的密切关联备受重视,诱导铁死亡可能是治疗AML的潜在方式。然而,在AML中铁死亡是否受到表观遗传的调控,以及铁死亡诱导剂与表观调控药物联合在AML中是否具有治疗价值尚不清楚。本研究探究了表观遗传因子对AML细胞铁死亡敏感性的调控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材料和方法:本研究联合了细胞实验、数据库分析、动物实验及多组学分析等方法。细胞实验以代表性的AML细胞系(如NB4,HEL,MOLM-13)为主要实验对象;动物实验采用雌性裸鼠构建AML异种移植瘤模型。1.分别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死亡;2.通过BODIPY-C11(581/591)和Ferro Orange流式染色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及Fe2+含量;3.通过公共数据库(TCGA,GTEx和Blood Spot)分析PRMT1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通过GEPIA 2数据库分析PRMT1及ACSL1的基因表达相关性;4.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PRMT1、ACSL1、ACSL3和ACSL5基因敲除细胞,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敲除效率;5.通过异种移植瘤模型在体内检测GSK3368715联合RSL3的肿瘤抑制作用;6.采用纳米孔测序技术分析GSK3368715处理后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验证差异基因表达;7.利用染色质的靶向切割和标签化技术(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Tagmentation,CUT&Tag)探究H4R3me2a和H3R17me2a修饰在全基因组及ACSL1启动子区域的分布情况。结果:表观抑制剂筛选结果提示,I型PRMTs抑制剂GSK3368715联合铁死亡诱导剂RSL3、FIN56可显著抑制多种AML细胞活性,其协同作用经Bliss独立模型确认。Annexin V-FITC/PI、BODIPY-C11(581/591)及Ferro Orange流式染色进一步证实GSK3368715联合铁死亡诱导剂可有效诱导AML细胞死亡,显著升高铁死亡关键指标水平,并可被铁死亡抑制剂Fer-1、Lip1和DFO所回复。在AML细胞中敲除PRMT1后观察到与GSK3368715类似的促铁死亡效应。表明GSK3368715主要通过靶向PRMT1,进而促进AML细胞的铁死亡敏感性。GSK3368715联合RSL3在AML异种移植瘤模型中可有效抑制皮下肿瘤生长,不伴明显体重下降。ONT-seq结果显示GSK3368715导致一系列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包括ACSL1、ACSL3、ACSL5、CYBB、POR、FTH1、PEX10和PEX12基因。q RT-PCR和WB进一步证实了GSK3368715处理前后ACSL1、ACSL3和ACSL5基因的差异表达。在AML细胞中敲除ACSL1、ACSL3和ACSL5基因,发现只有ACSL1敲除能够回复GSK3368715的促铁死亡效应。与此同时,PRMT1敲除能够显著升高AML细胞中的ACSL1蛋白水平,GEPIA 2数据库分析也提示PRMT1和ACSL1在AML和泛癌中均呈负相关。我们进一步通过CUT&Tag技术探究GSK3368715处理后全基因组H4R3me2a(PRMT1介导)和H3R17me2a(CARM1/PRMT4介导)的变化。CUT&Tag结果显示H4R3me2a和H3R17me2a主要富集在转录起始位点附近,GSK3368715可显著降低全基因组H4R3me2a丰度,对H3R17me2a无明显影响;此外,GSK3368715还导致ACSL1基因启动子区域H4R3me2a丰度显著降低。结论:PRMT1参与调控AML细胞铁死亡敏感性,抑制PRMT1可通过上调ACSL1表达进而促进AML细胞铁死亡,对表观修饰的探索发现GSK3368715导致ACSL1启动子区域H4R3me2a丰度降低。我们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PRMT1在AM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同时提示联合表观因子抑制剂与铁死亡诱导剂在AML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第二章靶向BRD9和TAF1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背景和目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造血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遗传和表观遗传突变导致白血病细胞分化阻滞和增殖失控。目前,AML患者接受强化化疗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20%或更低,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治疗新靶点或药物。许多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已被证实在AML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有多项研究表明溴结构域蛋白在AML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其中有文献报道,溴结构域蛋白9(BRD9)是AML发展所需的关键因子。而TATA框结合蛋白1(TAF1)在转录调控和白血病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BRD9和TAF1作为AML治疗靶点的潜在效果尚不清楚。本研究探究了BRD9抑制剂I-BRD9和TAF1抑制剂Bay-299在AML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材料和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和UALCAN数据库分析TAF1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I-BRD9和Bay-299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CCK-8进行检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死亡、Ed U掺入和细胞分化。通过WB检测并证实凋亡通路的激活。采用q RT-PCR反应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公共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TAF1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升高。I-BRD9和Bay-299显著抑制AML细胞的生长,伴有Edu掺入的减少和细胞死亡显著增加。除此之外,Bay-299还促进AML细胞分化。在机制上,I-BRD9诱导的细胞死亡可以被凋亡抑制剂Z-VAD回复,Fer-1也可一定程度地回复I-BRD9诱导的细胞死亡。此外,I-BRD9可以诱导包括PARP、Capase9和Capses3剪接体在内的凋亡标志物表达,而Z-VAD预处理可回复这些凋亡标志物的水平。此外,I-BRD9处理诱导AML细胞中IRE3、CDKN1A和CDKN2B的表达增加,这可能导致I-BRD9治疗后Edu掺入减少。总之,这些数据充分表明I-BRD9导致的AML细胞生长抑制依赖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对于Bay-299而言,凋亡抑制剂Z-VAD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抑制剂Nec-2可以回复Bay-299诱导的细胞死亡。Bay-299处理增加了关键凋亡标志蛋白的剪接体水平,而Z-VAD和Nec-2可回复这一效应。此外,Bay-299处理增加了细胞周期抑制基因和多种促凋亡基因的表达,与在AML细胞中观察到的表型有关。结论:我们的结果提示,BRD9抑制剂I-BRD9和TAF1抑制剂Bay-299通过多种机制诱导AML细胞死亡,可能成为AML治疗中具有前景的候选药物。此外,我们的数据为BRD9和TAF1在AML细胞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支撑。
其他文献
背景:原发性肝癌目前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六位,死亡率排名第三位。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75%-85%)和肝内胆管癌,以及其他罕见类型[1]。HCC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摄入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大量饮酒、超重、2
主动侦查可概括为主动启动说、主动情报说两种理论学说,分别侧重于侦查启动程序的主动、侦查线索发现的主动。以上两种学说缺乏系统性思维,具有强烈的破案观念导向,仅局限于立案程序的改革。而主动侦查是系统性概念、全局性理念,由主体、客体、行为、程序等多要素组成,兼具公平、正义、效率等复合价值。通过实践映象和逻辑论证得出,主动侦查是侦查机关主动发现、主动查清、主动证实涉嫌犯罪的事实,对侦查立案、运行、终结等程
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其起病隐匿且预后不良,现有的治疗手段不能显著改善食管鳞癌的预后。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新型的治疗手段。长链非编码RNA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调控作用,长链非编码RNA00114能够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在肝癌中,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肝癌缺失基因1轴(EZH2/DLC1
引言结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在北美和北欧地区居首位,而在亚洲和非洲的发病率很低。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来临,结肠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免疫和靶向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虽然治疗水平在提高,但其死亡率仍未能明显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患者容
第一部分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描述目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根据分化程度不同,生物学行为存在很大差异。本研究通过描述单中心直肠NEN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旨在指导直肠NEN的临床诊治及病情评估。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0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诊断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
背景: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是一种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黑色素细胞由神经嵴产生并迁移至皮肤、葡萄膜、脑膜及粘膜,大多数黑色素细胞位于皮肤的表皮-真皮交界处。恶黑的发病率占所有皮肤癌的4%,其转移后的死亡率占据皮肤肿瘤的75%。然而,近几十年来,全球恶黑的发病率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未来恶黑的控制将面临巨大挑战。因此,识别恶黑的关键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对于临床精准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长
背景细胞周期具有复杂的调控机制,基因表达调控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变剪接导致基因产生多种形式的转录本,从而使基因表现出复杂的功能变化,但细胞周期中的转录本变化模式及其对肿瘤临床表型的影响还不清楚。同时,靶向细胞周期治疗是肿瘤治疗中的一大分支,根据靶点表达情况对潜在高反应性患者进行筛选是细胞周期靶向药物精准应对的一大瓶颈。多数靶基因产生的各转录本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不尽相同。因此,对靶向药物敏感性的
动物是流感病毒重要储存库,使流感病毒基因片段重配产生新型流感病毒成为可能。近年来新型重组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不断出现,包括H7Nx、H5Nx、H10Nx等,给家禽业和公共卫生带来很大威胁。2013年我国首次报道的低致病性H7N9亚型AIV,是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基因重组产生的新型重组病毒,对鸡呈低致病性,但是可以感染人引起发病甚至死亡;在2016年底H7N9
该研究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法对黑果腺肋花楸果粉中的花色苷进行提取,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试验条件,并通过pH值示差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果粉中花色苷的提取量,得到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59%乙醇、液料比29∶1(mL/g)、提取温度48℃、提取时间11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果粉中花色苷提取量为10.298 mg/g。
胶质母细胞瘤是目前所知的致死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已有治疗策略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12个月左右。目前针对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难点首先是缺乏能够对肿瘤进展和患者预后进行有效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导致难以进行精准治疗;其次,作为“种子细胞”的胶质瘤干细胞是胶质母细胞瘤侵袭性生长、治疗抵抗及发生复发的根源,然而针对胶质瘤干细胞的有效靶标较为缺乏;此外,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经常会对临床治疗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