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发展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也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作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荧光化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和生物科学等领域。在本文中,合成了四个基于N2O2类salamo及salamo-salen型化合物的荧光化学传感器L~1、H3L~2和H4L~3和L-Zn2+,可用于氰根(CN-)、铜离子(Cu2+)、磷酸盐离子(H2PO4-、HPO42-和PO43-)或氨基酸的检测。通过相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761018); 甘肃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1YF5GA05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发展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也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作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荧光化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和生物科学等领域。在本文中,合成了四个基于N2O2类salamo及salamo-salen型化合物的荧光化学传感器L~1、H3L~2和H4L~3和L-Zn2+,可用于氰根(CN-)、铜离子(Cu2+)、磷酸盐离子(H2PO4-、HPO42-和PO43-)或氨基酸的检测。通过相关的物理化学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其结构与性质以及识别机理等进行了探究,为salamo型及salamo-salen型化学传感器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1.简要介绍了荧光化学传感器,并且详细列举了salen型和salamo型化学传感器在各识别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了对相应物质的识别机理。2.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制备了salamo型有机化合物H2L,通过氢谱、碳谱以及质谱等手段表征了其分子结构。同时,H2L与Cu(II)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形成配合物[Cu(L)]·CH3COCH3,通过X单晶衍射分析了其晶体结构。将Cu(II)配合物作为传感器L~1,在生理p H范围内对CN-和胱氨酸(Cys-Cys)表现出较好的荧光识别。传感器L~1制备简单,且对CN-和Cys-Cys响应快速。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传感器L~1可通过荧光开启来识别CN-和Cys-Cys。传感器L~1可用于食品中氰化物的检测,并且通过试纸条等手段,将其应用于实际。3.开发了双salamo型化学传感器H3L~2,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手段确定了其分子结构。该传感器H3L~2在生理p H范围内对Cu2+离子和精氨酸(Arg)表现出较好的荧光识别。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传感器H3L~2对Cu(II)离子的识别是通过荧光淬灭,对Arg的响应是通过荧光开启。同时得到了Cu(II)配合物单晶[{Cu2(L)}2](Cl O4)2·H2O。结合紫外-可见光谱、高分辨率质谱和红外光谱等手段推测了传感器H3L~2对Cu2+和Arg的识别机理。并制备了用于快速检测的试纸条。4.开发了一种新颖的salamo-salen-salamo杂化型荧光化学传感器H4L~3,首次将其应用于传感器响应。在生理p H范围内该传感器H4L~3对Zn(II)离子表现出较好的荧光响应。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该传感器H4L~3可通过荧光开启来响应Zn(II)离子,且颜色由浅红色变为蓝色。同时H4L~3与Zn(II)离子的配合物L-Zn2+在DMF/H2O(9:1/v:v)体系中能连续识别磷酸离子(H2PO4-、HPO42-和PO43-)。同时结合紫外-可见光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识别机理进行了探究,并制得试纸条用于快速检测Zn(II)离子。
其他文献
本文以偶氮羧酸和咪唑羧酸配体为主配体,选用含氮杂环配体为辅配体,与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和镧系金属离子构筑了8种配合物,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配合物结构及其性质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和表征研究了其在磁性,荧光传感,电化学和光催化降解等方面的性质,并对其进行了 DTF计算和Hirshfeld表面分析的理论计算。1.合成了三个偶氮羧酸配体,2,2’-二甲基-4,4’-偶氮二苯甲酸(H2L1),2,2’-二氟-4
酸化技术在实现油气田增产增效的同时也伴随着采油设备及管线的严重腐蚀,甚至会引发灾难性事故。工程上通常会使用酸化缓蚀剂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单纯地将酸化缓蚀剂投入腐蚀环境,常常会因缓蚀剂的大量流失而失效。智能化的酸化缓蚀剂可以做到及时检测腐蚀发生的部位并实现按需释放。本论文首先研发了一种缓蚀性能优良的增效型曼尼希碱酸化缓蚀剂(S-AFA),然后制备了一种尺寸及结构适宜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容器(HMSN
基于稀土元素的发光材料在光学传感、信息存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然而,由于宇称禁阻,稀土离子表现出相当低的吸收系数,一般是利用“天线效应”即配体经过能量吸收、跃迁和发射等过程将能量传递给稀土离子使得稀土配合物发光,但这种间接激发敏化效率低且能量损失较大。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而开辟了新的敏化途径即:引入过渡金属离子,通过过渡金属配合物单元作为
吡啶羧酸类配位聚合物,是由金属离子和吡啶羧酸类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生成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该材料不但具备结构的多样化、可调性并且普遍具备优异的水稳定性,也因此常被应用于荧光传感、染料吸附、气体存储和生物成像等多个领域。特别地,吡啶羧酸类配位聚合物的高度水稳定性及发光特性使其在水介质中的荧光传感及有机染料吸附领域颇具潜力。以功能为导向性,我们将4-羟基-2,6-吡啶二羧酸(H3CA)及苯基对位取代的2
羰基化合物α官能化是构建C-C键和C-X键的基本方法之一。近几十年,醛和酮的不对称α官能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活性低的非活化酰胺和酯的不对称α官能化一直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目前仅报道了少数成功的案例。该论文研究了手性季铵盐催化非活化酰胺不对称α烷基化反应,为非活化酰胺的不对称α官能化反应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论文第一章综述了非活化酰胺和酯不对称α官能化的研究现状。包括以下三类:(1)在强碱活
近年来,配位化学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Salen型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和探索,引起了现代化学界的极大兴趣。一般来说,含有不同配位环境和成键模式配体的设计被认为是决定杂多核金属(Ⅱ)配合物结构的关键因素。由于这些Salen型配体具有稳定的四齿N2O2空腔配位环境,它们能够与各种过渡金属(Ⅱ/Ⅲ)配位,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的金属(Ⅱ/Ⅲ)配合物,然而,根据我们现有的方法,丰富的3d-s,3
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分布格局和栖息地连通性有重大影响,探讨气候变化下的物种范围转移和生态廊道的变化对保护工作至关重要。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孕育着丰富的有蹄类动物,开展有蹄类动物保护评价和政策规划应重点关注其栖息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以岩羊(Pseudois nayaur)、白唇鹿(Przewalskium albirostris)、马鹿(Cervus elaphus)、马麝(Moschus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手性药物的对映体通常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生理活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获取光学纯单一异构体成为医药、食品、农业和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合各种手性固定相(CSPs)已经发展成为直接分离对映体最快速、高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开发具有高选择性和适用性的新型CSPs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论文基于偶联小分子抗生素手性选择子提高其手性分离能力,制备出三种不同
基于二胺与水杨醛衍生物的缩合反应,所得到对称的含四齿N2O2隔室的Salamo型配体,通常用于单核金属配合物的构筑。考虑到酚氧原子的桥接能力,可在这类配体基础上进行官能团修饰,在水杨醛3-位引入甲氧基得到内部为N2O2外部为O4的八齿双隔室配体,成功实现多核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开发。一般来说,过渡金属(II)原子(3d=Zn(II),Cu(II)和Ni(II))通常位于N2O2内腔,稀土金属(III
无金属n型半导体材料石墨相氮化碳(g-C3N4),具有合成安全简便,化学性质稳定,响应可见光,同时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性能而被应用于污水处理和环境修复,但是石墨相氮化碳(g-C3N4)的光催化性能目前存在的一些缺陷较为显著,并且使用之后难以回收,故需要通过改性提高石墨相氮化碳(g-C3N4)的光催化性能和可回收性,并寻找最佳的改性方法。提升石墨相氮化碳(g-C3N4)的光催化性能是极其重要且拥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