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不合理的规划等因素造成我国大量的农村居民点长期处于粗放利用的状态,这样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且阻碍了农村的发展,所以农村居民点的整治和优化布局,必须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将新郑市作为研究区域,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新郑市的DEM高程数据和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借助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和农村居民点的Voronoi图等重要技术手段,研究新郑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结构现状及演变特征,在分析影响中心村布局因素的基础之上,构建农村居民点发展潜力评价指标,继而对新郑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优化进行讨论,为新郑市未来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未来新郑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2015年新郑市农村居民点现状斑块数量为3956个,平均斑块面积为2.91hm~2,零碎斑块较多。对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三期的新郑市遥感影像数据对比并分类统计可以看出,新郑市的农村居民点面积呈现出扩张趋势。数据表明,新郑市农村居民点依然存在规划不合理的问题,新村旧址一并出现,且规模参差不齐、布局散乱,全市整体零碎程度加大。(2)以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为指导,根据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设计了理想的村庄布局模型,即将两个村庄之间的距离设计为2~3km之间,以2.5km为标准距离,标准状态下,最大耕作半径为1.44km,聚落腹地面积541.27hm~2。(3)对未来新郑市农村居民点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价,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不同的指标、确定其权重数值的大小。分别对新郑市农村居民点发展潜力用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两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从资源禀赋、生产生活可达性和村庄现状发展基础3个方面对3956个村庄斑块的发展潜力进行了静态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出东高西低的非均匀分布规律;利用空间竞争动态迭代算法,对村庄斑块发展潜力进行动态评价,评价结果呈相对均匀的分布。不论是从资源承载的角度,还是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看,利用动态评价的结果进行村庄布局优化更加合理。(4)对新郑市的未来农村居民点空间优化布局提出了重要解决方法和合理方案。利用动态评价的结果进行村庄布局优化,设置了120个中心村,30个基层村,将拆迁村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和规划引导型两类,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提出对应的整治策略。最后通过图表结合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的发展潜力结果,提出新郑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为新郑市新农村的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远大战略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