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跨文化传播中的本土化策略研究——以可口可乐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允许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办企业以来,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在这三十多年中,中国企业通过自身的摸索和对国外企业的学习借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发展了如中国的海尔、TCL、健力宝、格兰仕等一批全球性品牌,但是从整个全球市场的经济发展看,我国企业目前还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时间比较短,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进行跨国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对各国和各民族的生活习惯、语言、风俗习惯、道德和法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是很了解,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在广告跨文化传播中产生矛盾,其结果就导致我国的一些品牌很难真正融入到国外的市场中。与此同时,我们又发现一些国外的知名跨国公司通过迎合我国消费者的需求和采取本土化的广告策略而占领了中国的市场,并且对我国本土的企业产生很大的冲击。面对这一情况,研究中国品牌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不足以及应采取什么样的传播策略才能使得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取得迅速发展和提高,就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广告跨文化传播理论为基础,以可口可乐的广告传播为例,分析了可口可乐在我国不同的阶段所采取的不同的广告策略,同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了可口可乐是如何在广告跨文化传播中运用这些策略的,以及其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在对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广告策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现状,分析和发现其不足,提出适合我国企业进行广告跨文化传播的策略:选择适当的产品名称、规避当地的政策和法规、了解目标受众的文化习俗,合理利用文化资源、适应文化教育程度、“陌生化”与“本土化”有效的融合、利用当地的方言、合理利用“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利用独特的销售观USP说,这对我国品牌进行广告跨文化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