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楊柳枝》屬於近代曲辭,一般為七言四句的絕句形式,在《樂府詩集》中為各類近代曲辭數量之冠,中唐白居易新翻後,流行開來,且歷代都有《楊柳枝》作品,尤以明清為盛。學術界對於《楊柳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起源、曲調研究、流傳、和詞體《楊柳枝》,並未系統地研究《楊柳枝》歷代的發展變化和特點。其次,《楊柳枝》的起源始終是一個存在爭議的問題,再次在《楊柳枝》樂舞的研究中,大多數的研究是基於白居易《楊柳枝二十韻》,缺乏其他史料文獻的旁證,且舞蹈研究,只局限於軟舞,對健舞《楊柳枝》還有值得研究的地方。本文主要從詩、樂、舞三個角度對《楊柳枝》的源流、興盛和傳播進行研究。第一章是對《楊柳枝》源流已有的三種說法:源起《折楊柳》,起源於敦煌曲子詞《楊柳枝》,白居易新翻,進行辨析,從而得出了一條《楊柳枝》源起的脈絡。第二章主要是從樂府詩的角度,對唐代至清代的歷代《楊柳枝》作品分析研究,並闡述歷代楊柳枝在詩歌主題、風格上的變化與發展。中唐是《楊柳枝》的興起時期,主要是以白居易和劉禹錫的創作為主,晚唐五代《楊柳枝》產生了描寫男女情愛的作品,風格上也發展為豔麗綺靡,同時動蕩的亂世也催生了詠史懷古為主題的《楊柳枝》作品,燕樂的發展使得《楊柳枝》詩體向詞體轉變。宋代是《楊柳枝》的沉寂時期,作品數量不多,並未有新的變化。元代的兩都巡幸制度促使了《楊柳枝》紀行組詩的產生,並且開啟了風土《楊柳枝》的書寫。明清兩代的《楊柳枝》數量巨大,出現了大量的聯章組詩,同時出現了許多女性詩人創作的《楊柳枝》作品。清代的《姑蘇楊柳枝詞》、《西湖柳枝詞》、《隋堤柳枝詞》的出現,使得《楊柳枝》達到了全盛時期。與此同時,《楊柳枝》遠傳海外,主要是日本和朝鮮,出現了海外詩人用漢語創作的《楊柳枝》作品。第三章從音樂和舞蹈的角度,並結合壁畫陶俑等出土文獻對《楊柳枝》的歌舞表演形式進行研究,並探究其獨立樂舞從興盛直至衰亡的發展脈絡。第四章,是對《楊柳枝》在詞體領域發展和小說領域運用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