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择本底条件较一致的亚热带天然林(阿丁枫)、次生林(米槠)、人工林(杉木)、园地(桔园)为研究对象,采集阿丁枫、米槠、杉木、桔园植被下的土壤样品,通过加入经13C标记的外源碳残体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筛分分离获得游离颗粒有机碳(大颗粒游离颗粒有机碳、小颗粒游离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大颗粒中的粗颗粒有机碳、大颗粒中的细颗粒有机碳、小颗粒中的细颗粒有机碳)和矿物质结合态有机碳。测定各粒级组分质量百分比、有机碳、δ13C值,并测定土壤中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配规律和土壤酶的特性,及在有机物输入影响下的动态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4种不同利用土壤及加入外源碳土壤在不同粒级组分间质量百分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矿物质结合态有机碳(mSOC)>大颗粒中的粗颗粒有机碳(250c)>小颗粒中的细颗粒有机碳(53f)>大颗粒中的细颗粒有机碳(250f)>游离颗粒有机碳(LF)。不同土地利用间质量百分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LF呈现米槠>阿丁枫>杉木>桔园;250c呈现阿丁枫>杉木>米槠>桔园;250f呈现杉木、阿丁枫较大,桔园、米槠较小;53f大致呈现阿丁枫最大,杉木最小,桔园、米槠居中;mSOC呈现桔园>杉木>米槠>阿丁枫。在加入不同数量残体后在同粒级组分下质量百分比呈现显著差异(P<0.05)。LF呈现1.2%叶残体CK>00.2%叶残体;4种不同利用土壤在250c、250f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与加入残体的数量没有关系;在53f、mSOC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与加入残体的数量没有关系。加入不同质量残体后在同粒级组分下质量百分比呈现显著差异(P<0.05)。4种不同利用土壤LF、mSOC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程度呈现根>叶;250c、250f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程度大致呈现根>叶;53f加入叶残体后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加入根残体后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4种不同利用土壤及加入外源碳土壤有机碳含量在不同粒级组分间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mSOC>LF>53f>250c>250f。同粒级组分下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LF、53f呈现阿丁枫>米槠>杉木>桔园,250c、mSOC呈现阿丁枫>杉木>米槠>桔园,250f呈现杉木>阿丁枫>米槠>桔园。加入不同数量残体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加入外源碳数量的增加而增加。4种不同利用土壤加入0.2%叶后LF有机碳含量减少,当加入1.2%叶后LF有机碳含量增加;250c、250f有机碳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加入0.2%叶后降低程度更大;53f呈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增加程度随加入残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大;mSOC有机碳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与加入外源碳的数量没有关系。加入不同质量残体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且增加程度根>叶。加入不同质量残体后,4种不同利用土壤在LF有机碳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且加入根残体后增加程度更大;250c有机碳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降低程度为根>叶;250f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降低程度大致呈现叶>根;53f加入叶后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加入根没有变化;mSOC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加入外源碳质量没有关系。3.4种不同利用土壤及加入不同残体土壤来源于残体的碳含量表现为:不同土地利用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桔园>杉木>米槠>阿丁枫。不同粒级组分间来源于残体的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颗粒游离颗粒有机碳(2000-250LF)>小颗粒游离颗粒有机碳(250-53LF);53f>250c>250f。同粒级组分下来源于残体的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LF、250f中桔园>杉木>阿丁枫>米槠;250c中桔园>米槠>杉木>阿丁枫;53f中桔园>杉木>米槠>阿丁枫。加入不同数量残体后土壤及粒级组分中有机碳含量来源于残体碳的含量随加入外源碳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加入不同质量残体土壤总有机碳、LF、250c、53f有机碳中来源于残体碳的含量呈现根>叶;阿丁枫、米槠250f呈现叶>根,桔园、杉木呈现根>叶。4.4种不同利用土壤及加入不同残体土壤脲酶存在显著差异(P<0.05):阿丁枫>米槠>杉木>桔园;多酚氧化酶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桔园>杉木>米槠>阿丁枫。加入不同数量残体后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加入残体数量越小降低程度越大。加入不同质量残体后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降低程度大致呈现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