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人均占有量低,多为低品位的贫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水平低于世界先进国家。多年来我国地下开采都处于"采富留贫"的开采模式,资源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矿产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对低品位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成为未来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自然崩落法具有成本低、生产能力大、组织管理简便等诸多优点,备受国内外矿山企业的青睐。但是自然崩落法对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和生产管理水平要求十分苛刻,这也制约了它在我国的推广运用。其中自然崩落法的底部结构稳定性和其它地下工程相比具有更复杂的特殊性,随着拉底、矿石崩落、矿石放出的工艺流程,底部机构往往产生较大变形与破坏,这已经成为了制约自然崩落法推广应用的关键性难题。本文根据普朗铜矿首采区的工程地质情况,结合"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底部结构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项目,对自然崩法矿山底部结构稳定性展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普朗铜矿首采区开展工程地质调查,分析岩石力学参数。研究自然崩落法采矿工艺对底部结构的影响因素。(2)采用不同拉底方案对底部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前进式拉底最大主应力低于后退式拉底,桃形矿柱上的拉应力值及拉应力区域面积也明显低于后退式拉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前进式拉底方式对底部结构的稳定性更有利。(3)底部结构巷道通过断层时,对不同倾角、不同厚度的断层进行分析研究,巷道开挖时,应力释放区域主要发生在断层内,断层倾角越大最大主应力值减小,断层厚度增大,巷道围岩变形量和塑性区均增大。并提出注浆+喷锚支护能降低喷砼的厚度,取得较好的支护效果。(4)针对拉底端部出矿巷道处于高应力的情况,提出拉底两端的巷道应加强支护,对不同岩体分区底部结构出矿穿脉提出不同的支护措施。对底部结构容易破坏的放矿口眉线处,提出采用横梁支护能够代替钢拱架支护的方案。(5)针对普朗铜矿实测图建立模型,分析得出在装矿进路与出矿穿脉交叉口的地方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矿柱尖端部分的面积越小时,应力集中现象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