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新报》创刊于1861年11月9日,比《申报》还要早十年多,由字林洋行出资创办,伍德(美籍)、傅兰雅(英籍)、林乐知(美籍)先后担任主编,创办初期是周刊,1862年5月改为每隔一日出一次,每周出版三次,星期日停出。1868年2月1日革新板式,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国内最早),采用英国式的固定版面编辑,扩展到四个版面,新闻和言论集中于第二版,一、三、四版全是商业信息、广告、船期航运消息等等,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日报。1870年3月24日起,开始在每条新闻上添加简明标题,用头号字排印,正文使用四号字,版面初具现代化。1872年7月2日改为日报,星期日休刊。1872年12月31日,与《申报》竞争失败而停刊,结束了其长达11年之久的历史。《上海新报》是当时上海唯一一家中文商业报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不断扩张,他们迫切需要中文报纸为其传递商业信息、刊登各种商业广告等等,以便向中国倾销更多的商品。《上海新报》就是为满足西方各国在华商人的信息需求问世的,自创刊之后,一直将传播商业信息放在首要地位,开辟各种刊登商业信息的专栏,如航运消息专栏、洋银钱价专栏、各地行情专栏和广告专栏等等。该报除了重视商业信息,还关心时政,如其发刊词所载:“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国政军情、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该报在创办初期有关太平天国的战争新闻报道,成为上海市民了解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重要消息来源。《上海新报》作为一份商业性报纸,之所以大量连续报道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战争新闻,其原因大概有三点。首先是该报在发刊词中提出的刊载所有一切“国政军情、世俗利弊”等,其次是为帝国主义进行经济侵略服务,通过中文报刊为其做广告、刊登商业告示、传递商业信息等,帮助他们向中国倾销商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报纸的收益考虑,由于当时上海的报纸非常有限,人们又非常关心当时的战事,所以,该报刊载大量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新闻,正是受众的迫切需求。该报在战争新闻写作上有很大的进步性,如重视新闻时效性,在写作上比较符合新闻的写作原则,新闻要素比较齐全,并且雇佣探子到前线打探新闻,这些探子也就是早期的战地新闻记者。虽然《上海新报》对战争新闻有一定的贡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该报报道战争新闻的倾向性。如该报在报道时选择性很强,对太平军的报道以负面为主,对官军、常胜军的报道以正面为主;报道用词上歧视太平军,大量报道太平军投降的新闻;美化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为其歌功颂德等等。认真研究《上海新报》上的战争新闻,可以看到该报的立场,那就是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服务,是帝国主义侵华的舆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