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剂量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CS)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是一种比较新型的避孕工具,通过每天向宫腔内释放20μg的左炔诺孕酮(LNG)而发挥作用,有效年限为5年。其主要避孕机制为LNG的局部作用使宫颈黏液稠厚,干扰精子通过;抑制精子与卵子结合;其次通过下调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从而影响着床。其中,ER、PR作为类固醇激素家族中的两员,广泛分布于子宫、输卵管、阴道上皮、心血管系统、骨组织及乳腺等多个组织器官,其在子宫内膜腺体上皮和间质细胞中表达最多。子宫内膜是雌孕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其中ER、PR也受雌孕激素自分泌及旁分泌的调节而呈周期性改变。ER和雌激素特异性结合后,构型改变,进而形成二聚体影响靶基因的转变,以此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和血管增殖,而PR与孕激素结合后使增生期内膜向分泌期转变,从而使间质细胞蜕膜改变,促使细胞产生调亡。雌、孕激素通过与其受体的相互调节在子宫内膜的生理及病理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也在早期妊娠胚胎植入阶段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证实LNG-IUS通过降低ER、PR的表达进而抑制子宫内膜增殖是其发挥高效避孕功能的主要机制。但同时LNG-IUS局部释放的左炔诺孕酮也引起一些孕激素相关的副反应,如:阴道点滴出血、闭经、多毛、轻微头痛等不良症状,但均不影响日常生活。LNG-IUS以广泛应用于临床,而超低剂量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CS)是一种与曼月乐相比含左炔诺孕酮剂量更低、其体积更小的新型宫内节育器,它含有13.5mg的LNG,通过每天向宫腔内释放12μg而发挥作用,有效使用年限为3年。我们通过观察放置该节育器后的子宫内膜病理形态、超微结构的变化及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首次进一步了解放置该新型节育器对子宫内膜的影响,为其以后在妇科领域中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的发展奠定基础。研究目的:观察放置LCS后子宫内膜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及雌孕激素受体的变化。研究方法:对27例放置LCS和22例未放置节育器(对照组)健康查体的妇女,使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子宫内膜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三年后放置LCS27例女性中,4名中途脱落,刮取子宫内膜时因萎缩3例未取出。对20例LCS组及对照组标本观察如下:1.光镜下观察对照组呈正常增殖期的子宫内膜,腺体数目多,呈囊样扩张,内衬上皮细胞,呈高柱状;放置LCS组,子宫内膜腺体的数量全部减少、上皮细胞呈扁平状、腺腔萎缩,间质呈蜕膜样改变并伴有少量炎细胞浸润。2.透射电镜下观察对照组呈现增殖中晚期内膜,腺上皮细胞呈高柱状,结构完整,腺腔内无分泌物,细胞器丰富,间质无水肿;放置LCS组表现为腺体上皮细胞呈低柱状,细胞核出现固缩,染色质边集;细胞器数目减少,部分线粒体边缘缺失,呈空泡状,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总体表现为一种细胞增殖受阻状态。但其中并未见到细胞坏死或异型性变化。3.免疫组化检测对照组ER、PR在腺体和间质细胞核呈强染,阳性率高;放置LCS组细胞核阳性染色明显减少。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ER在腺体和间质中分别下降76%和79%;PR在LCS组的腺体和间质中分别下降85%和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放置释放超低剂量左炔诺孕酮(LNG)的宫内节育器(LCS)后以子宫内膜腺体萎缩,间质蜕膜样改变为关键形态学改变。2.放置LCS后透射电镜下见子宫内膜细胞低活性状态,呈现增殖受抑制表现,其中未见坏死及异型性细胞。3.LCS可以抑制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拮抗子宫内膜增殖。
其他文献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KGF2)是新近发现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又称FGF10,是上皮细胞特异性的促有丝分裂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构建其高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否畅通。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通过银行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将货币供给转化为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近几
分析统计了云锡大屯锡矿167个矿体,分别通过传统几何法和DIMINE软件进行储量计算的结果,通过分析认为结果的差异来源于体积和品位差异.体积差异产生原因是传统几何法存在系统
客户满意度对网店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客户满意度概念的阐述、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网店提升客户满意度的五个运营策略,希望对网店经营有所帮助。
采用量子点标记方法,证实了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对海藻酸钙纳米胶囊的吞噬作用,并对其体外成熟诱导和接受偶联有牛血清白蛋白的纳米胶囊刺激之后的自体T淋巴细胞免疫作用进
本学位论文着重于将动力学分析法的信号放大效应与固体基质室温磷光法(SS-RTP)的高灵敏性相结合,以发挥二者兼容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取用量少、操作简便等独特优点,探索建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暴发性流行感染事件,近年来该菌引起人的感染致病事件日益增加。本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