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齿酰胺、Schiff碱两类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由于它们与生物体的直接关系及特殊的化学性质,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含N、O杂原子的多齿螯合配体对过渡金属离子、稀土离子均有较强的配位能力,这类金属配合物在催化、电化学活性等方面有特殊用途,且常有较强的荧光,有开发为荧光材料的应用前景。酰胺化合物在结构上类似低肽化合物,可作为生物体的蛋白酶和氧化酶的模型化合物,在模拟研究生命过程的机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Schiff碱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配体,这些配体可以与大多数的金属配位,形成配合物,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乙二胺和L—苯丙氨酸为骨架,合成了N,N′—双(L—丙氨酸)缩乙二胺。在合成的过程中尝试了几种合成路线,找到了一种最为经济、简便、可行的合成方法。以N,N′—双(L—丙氨酸)缩乙二胺与过渡金属配位,得到未见报道的Cu(Ⅱ)配合物和Ni(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在甲醇溶液中培养出Cu(Ⅱ)配合物的单晶,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它的结构,得到一系列晶体结构数据。此配合物单晶为四聚体,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14。晶胞参数为a=25.044(4)(?),b=25.044(4)(?),c=8.707(3)(?);α=90.00(2)°,β=90.00(2)°,γ=90.000(10)°;V=5461(2)(?)~3,Dc=1.365g/cm~3,Z=8。 在合成N,N′—双(L—丙氨酸)缩乙二胺的基础上,再将它与水杨醛缩合得到了新型手性双氨基酸酰胺Schiff碱,通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比旋光度测试等一系列手段对它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它的组成和结构。将它与过渡金属离子Ca(Ⅱ)、Ni(Ⅱ)、Fe(Ⅱ)、Mn(Ⅱ)等配位得到新型的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测试,并将它们与配体的相关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推测了它们的组成和可能的配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