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两性平等就业,是当代各国所致力追求的社会发展目标之一。两性就业在不同时期、不同就业体制下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因劳动力市场分割明显,加上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占据高校毕业生大半江山的女生们的就业状况就更令人堪忧了!一些相关数据也在不断提醒人们,女大学生的就业之路较男生要更为艰辛,许多女生在就业中受到了各种不公平的待遇。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了以就业竞争力为新的切入点,试图透过这一指标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考察两性在同等就业竞力水平下所呈现出来的就业差异状况,以期揭示就业中可能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以及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状况的实证调查,探讨了男女大学生在相同就业竞争力水平上的就业状况差异,并从社会性别视角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原因探讨。研究主要分为五大部分:一是社会性别理论及视角概述;二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状况评价指标的构建;三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调查;四是对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进行社会性别视角的成因分析;五是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促进两性平等就业的构想及对策。 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男女大学生只在就业竞争力的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各具所长、各有优势,在总的就业竞争力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2、在相同就业竞争力水平上,女生比男生更难获得面试机会,女生的工作薪酬、就业单位知名度、职业发展机会普遍低于男生,即在相同就业竞争力水平上,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如男生,在就业中未得到平等待遇。3、出现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男强女弱”的社会性别观念赋予女大学生弱者的形象;“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观念将女性定位于辅助地位;女大学生面临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之间的冲突;社会化过程对两性大学生就业的限制影响。 针对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深层次的社会性别原因,本研究认为,可以从社会性别文化着手,将性别敏感发展理念付诸实践以促进男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国家层面:发扬性别敏感社会文化,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发展性别敏感的决策体系,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健全性别敏感的法律制度,为女性的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教育层面:开展性别敏感教育,构建和谐的校园性别文化;构建平等就业的扶持机制。女大学生自身:培养自身性别敏感发展意识;增强自身获取平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