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拖出式适形切除术(PTCR)是现代结直肠外科理论和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发展的一项的极限位保肛技术。本文通过对低位直肠癌行PTCR术、LAR术、APR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以及对低位直肠癌相关资料的分析为PTCR术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目的:1、对低位直肠癌远切缘的安全距离进行探讨,评估福尔马林固定后标本远切缘<1cm的安全性。2、通过对LAR、PTCR以及APR术的临床病理、手术资料的分析,比较三种手术的优缺点及特点,以及通过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评估PTCR术后肛门的控便及排便功能。3、分析早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评估早期极低位直肠癌行PTCR术的适应症。研究方法:1、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分析远切缘≤0.5cm、远切缘>0.5,≤1cm、远切缘>1cm三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情况。2、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行LAR、PTCR、APR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手术及术后随访资料。3、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肛肠外科199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T1、T2a、T2b期直肠癌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各因素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三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P=0.158)、远处转移率(P=0.999)、五年总体生存率(P=0.394)、五年无病生存率(P=0.621)均无统计学差异。肿瘤浸润程度加深、肿瘤分化差、淋巴结转移、CEA>5(ng/ml)以及CA199>37U/ml均为影响低位直肠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以及CEA>5(ng/ml)为影响低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术后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为性别、淋巴结转移以及CA199>37U/ml。2、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术前是否新辅助治疗、淋巴结检出数以及M分期无明显差异。而肿块距肛门距离PTCR组以及APR组明显小于LAR组(P<0.001)。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LAR组与PTCR组均无明显差异,并均小于APR组(P=0.007,P<0.001,P=0.009)。而PTCR在肿瘤分化、T分期、N分期中明显优于LAR组以及APR组(P=0.004,P=0.004,P=0.003)。在肿瘤距远切缘距离中,PTCR组也要明显小于LAR组(P<0.001)。LAR、PTCR以及APR三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38%、3.45%、5.47%,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517)。LAR与PTCR两组患者还纳术后日均排便次数(P=0.662)、Wexner评分(P=0.245)、控便能力的满意率(P=0.785)均无统计学差异。3、T1、T2b和T2a患者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为20.3%(T1:9.7%、T2a:22.0%、T2b:23.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OR=1.54,P=0.007)、术前外周血CA199水平(OR=2.14,P=0.012)、溃疡型肿块(OR=1.60,P=0.024)、浸润深度(OR=2.08,P=0.021)是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论:1、对于低位直肠癌,在保证远切缘阴性的情况下,远切缘的距离不会影响患者术后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5年生存率。2、拖出式适形切除术在选择合适的病例情况下是安全、可行的。但是本研究治疗病例数相对较少、随访时间尚不足够长,因此还需要继续随访以观察长期肿瘤学结果。3、侵润深度较早期的直肠癌如肿瘤分化较差、术前外周血CA199水平较高以及肿瘤大体类型为溃疡型应该考虑行淋巴结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