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股骨头坏死由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没有一种保髋手术获得广泛认同。钽金属因与骨组织结构学和力学特性上相近,具有较强的强度,并同时与成骨细胞有很好的结合反应,使成骨细胞可以附着,生长,分化等,因此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有巨大的潜力。钽棒作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之一,在国内外均有广泛应用而目前普遍认为其适合于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ssociation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 ARCO) Ⅰ、Ⅱ期患者并具有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由于钽棒2008年才进入中国临床,在国内临床研究中,出现病例少、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等问题,目前缺乏钽棒疗效的中长期报告及与腓骨移植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造成了目前医学界对于钽棒疗效问题的争论。对钽棒的长期随访,可以客观评价钽棒保守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分析影响保髋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和失败原因。而随着科技的发展,钽棒出现了与相关生物技术的结合,必然使钽棒的治疗率上升。[目 的]探讨钽棒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分析手术适应症[方法]1.随访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关节组行钽棒植入术治疗的股骨头坏死病人。2.术前评估指标: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手术侧别、基础疾病、治病因素、Harris评分、影像学评价、宾夕法尼亚大学分期、坏死范围及坏死指数测定;3.术后疗效评估:手术情况、日期、出血量、植骨随访评分、随访Harris评分、X线片进展评价、钽棒距离关节面距离;4.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水平均采用双侧a<0.05.方差齐性检验双侧a<0.10被认为方差不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显著。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进行以确定造成钽棒失败的相关预后因素,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检验模型采用logrank检验对分层因素进行比较。所有统计学有专业统计人员审核。[结果]1.一般情况:对34例病人42髋进行术后随访,男性:13人;女性:21人;年龄:平均年龄43岁;随访平均时间30个月;宾夕法尼亚大学分期:0期1例;Ⅰ期7例;Ⅱ期23例;Ⅲ期3例;病因:激素性:19例;酒精性:4例;特发性:11例;2.疗效评估术后绝大部分患者髋部疼痛减轻,功能恢复满意;术后复查不同时间段的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失败和进展术后大部分患者X片均表现稳定,3年内12例(15髋)出现X线进展,最早出现X片改变在术后6个月,最晚出现在24个月,出现影像学进展,表现为新月征囊变和关节面的相许塌陷。其中有10例(13髋)的关节面塌陷大于4mm,平均失败时间最早12个月,最晚出现在30个月。失败的10例13髋及进展的2例,大多集中在坏死指数为30以上,其中股骨头坏死指数60以上的髋关节失败5例,进展2例,坏死指数30-60以内的坏死6例,但其中2例已经出现股骨头软骨塌陷,只有1例股骨头坏死指数是在30以下。通过宾夕法尼亚大学分期,失败出现在Ⅱ、Ⅲ期,其中Ⅱ c期9例,失败3例,进展2例;Ⅲb和Ⅲc期3例全部失败,占到了全部失败的70%以上。4.相关危险因素的统计结果通过对年龄、性别、病因、基础疾病、坏死范围指数、钽棒距关节面距离及宾夕法尼亚分期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变量分析中:发现坏死范围指数、钽棒距关节面距离及宾夕法尼亚分期是高危因素,对其进行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发现坏死指数≥52,较<52的髋术后失败率高,坏死面积高于30%失败率明显高于30%以下;钽棒距关节面距离<5mm存活率优于距关节面距离>5mm。[结论]1.钽棒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手段之一,选择合适的病人及应用合理的手术技术,是保证钽棒手术疗效的关键:2.其适用于坏死面积<30%或坏死指数<52以下的早期股骨头坏死病人,而坏死面积≥30%或坏死指数≥52以上的病人属于相对禁忌症;而出现软骨面塌陷的病人属于绝对禁忌症。3.手术中钽棒需要指向坏死区域中心,促使钽棒大部分面积与坏死区域接触,钽棒头部尽量与软骨面靠近,但不能穿出软骨面,对坏死区域需要进行打压植骨,增加钽棒植入的初始稳定性,使钽棒可对股骨头的关节面起到机械支撑,并对后继坏死区域开启修复,而钽棒距离关节面最好小于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