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我们选取葛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爪甲曲霉,对该菌种发酵得到的代谢产物全面系统地进行分离、鉴定和活性筛选的研究,旨在一方面扩大药用植物资源和菌落的应用范围。一方面得到与植物药理活性相似当毒副作用小的化合物,亦或是得到其他药理活性突出或者结构新颖的化合物。我们建立大规模药物筛选方法,旨在筛选出可能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或先导化合物,为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物质或新型化合物提供新药的研制思路,满足本实验室的发展需求,或者解决某些资源的紧张等问题。 研究方法:对于葛内生菌代谢产物的研究,我们⑴将采集回来的植物葛,采用传统平板分离微生物的方法分离出植物中的内生菌。⑵将内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至大米培养基中,28℃发酵21天完成。⑶将得到的发酵产物用乙醇反复提取,将提取得到的总次生代谢产物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的浸膏。⑷对不同极性部位的浸膏进行药理活性的筛选,确定研究方向。⑸利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LH-20凝胶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乙酸乙酯部位的浸膏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单体化合物的鉴定。⑹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药理活性的测定。 对于天然产物的药理活性筛选研究,我们建立了⑴HepG2、Hela和A549等不同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筛选方法;⑵抗炎活性筛选方法,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拟炎症模型,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细胞因子TNF-?和IL-1?的水平;⑶神经细胞保护活性筛选方法,利用双氧水和皮质酮诱导的人神经瘤母细胞损伤模型,测定化合物对受损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⑷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建立体外BACE1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 通过色谱分离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对植物葛来源的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药理活性测定的初步研究。通过建立不同方面的活性筛选方法,实现多类型化合物的大批量筛选。 研究结果:⑴我们从广西梧州和玉林两地的植物葛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34株菌落,鉴定为12株,其中爪甲曲霉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选取爪甲曲霉作为目标菌种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与发酵。⑵从爪甲曲霉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一对同分异构体,结构类型为酚酸酯类。⑶不同极性部位的次生代谢产物对HepG2、Hela和A549进行药理活性的测定,其中1mg/ml的不同极性部位的代谢成分对不同的癌细胞株均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且正丁醇部位>水层部位>乙酸乙酯部位。⑷测定28个化合物对HepG2的细胞毒活性,筛选出3个具有显著性癌细胞毒活性的化合物,并测定了活性化合物的半数致死量(IC50),其IC50分别是Q21为44.75μM,Q24为11.74μM,Q25为5.96μM。⑸测定19个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筛选出18个化合物能够显著性降低TNF-α水平(*P<0.05),筛选出12个化合物能够显著性降低IL-1β水平(*P<0.05)。⑹测定10个化合物的神经保护活性,该批化合物均无显著性活性。⑺测定18个化合物的BACE1酶抑制活性,筛选出13个化合物能够显著性抑制BACE1酶活性(*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