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常见中医证型及各证型可能的流行病学特征因素,初步建立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诊断统计模型及量化标准,丰富高血压病的现代中医理论,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包括医院、社区及体检中心),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生活行为、家族遗传及合并疾病、四诊、辨证分型及实验室指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计算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及各证型下四诊指标的频次和频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对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及各证型下的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病例908例,纳入合格病例775例,其中医院病例476例(包括门诊和住院部两部分的病例),社区病例178例,体检中心病例121例。775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中前五位的证型依次是痰瘀阻络型(21%)、气虚痰瘀型(20%)、气阴两虚型(10%)、肝阳上亢型(9%)、肝肾阴虚型(9%),前五位证型合占69.0%。痰瘀阻络型的四诊表现主要有:面色黯淡、气促、脉弦滑等。气虚痰瘀型的四诊表现主要有:神疲乏力、心悸、胸痛、舌淡、舌暗红、苔白腻等。气阴两虚型的四诊表现主要有:口干、肢腿软、苔少等。肝阳上亢型的四诊表现主要有:烦躁、面红、舌红、脉弦等。肝肾阴虚型的四诊表现主要有:神疲乏力、口苦、腰酸、夜尿频数、苔少等。痰瘀阻络证的相关因素:高密度脂蛋白和血糖。气阴两虚证的相关因素:年龄。肝肾阴虚证的相关因素:甘油三酯。气虚痰瘀证和肝阳上亢证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结论: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主要为痰瘀阻络型、气虚痰瘀型、气阴两虚型、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型,这五位证型合占所有病例的69.0%。证候与年龄、性别、不良生活行为、体重指数大、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文化程度、血脂和血糖等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