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于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个别地方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给农民权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导致民众抵制项目的实施,甚至引发冲突,生成社会风险。党的十八大提出,凡是重大建设项目,都要进行社会风险评估。因此,如何评价和规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社会风险,有效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开展,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目前,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社会风险的评价研究尚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缺乏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作为指导,因此,本研究较为系统地构建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社会风险的评价方法体系,对于指导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借鉴国内外社会风险评价的研究成果,以社会风险评价相关理论为指导,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对其社会风险发生的机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社会风险识别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土地整治整治社会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最后以江宁区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承担统筹城乡发展任务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引发的社会风险问题将日益突出并为人们所重视,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社会风险的评价将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将进一步丰富现有的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社会风险有其特有的运行机理,即分别是从工程负影响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申述渠道、群体行为和群体极化行为、外界触发因素和社会风险爆发等一步步运行发展的。并运用有关社会风险识别方法,可以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社会风险因素归纳在环境、制度、经济和社会(狭义)四个领域中。(3)采用主客观赋权法确定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社会风险各因素的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江宁区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社会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工程区总体社会风险介于第三级“风险中等”和第四级“风险较小”之间,但更接近于第三级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体系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社会风险评价中具有实用价值,能够科学全面地评价出工程项目实施前的社会风险状况,从而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4)为了规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所产生的社会风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相关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本研究认为应该从完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强化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监管、以及社会风险评估和规避机制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从而有效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事业的健康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