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经超选择性兔眼动脉介入建立透明质酸致视网膜动脉阻塞模型
目的: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微导管超选择性眼动脉注射透明质酸,以构建透明质酸致视网膜动脉阻塞模型。
方法:于兔子股动脉处利用4F动脉鞘组进行穿刺,将HeartrailII导引导
管、微导管与导丝连接后沿血管鞘进入动脉系统,在导丝引导下将导管超选择性至眼内/外动脉起始处,注射混合稀释的透明质酸,再次进行超选择性减影检查,确认动脉栓塞,结束手术,观察兔子眼部情况。
结果:术前眼前节、眼底、光反射、角膜反射双眼均正常对称,肉眼见眼部外观无异常,术眼与对侧眼相比较苍白,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眼底见视乳头色淡水肿,未见视网膜中央动脉充盈,脉络膜血流减少,对侧眼情况同术前,术后第二天部分术眼见眼睑暗红松弛,结膜混合充血,前房见白色丝状物漂浮,眼底视乳头水肿加重,其余同术后。
结论:采用超选择性眼动脉插管介入建立透明质酸致视网膜动脉阻塞动物模
型,能准确定位动脉,保证阻塞血管为视网膜动脉,明确栓塞是否完全,能弥补其他视网膜动脉阻塞模型的不足,实验结果受干预小,为研究透明质酸致视网膜动脉阻塞这一并发症提供理想实验基础,协助进一步研究超选择性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疗效、预后及病理改变。
第二部分:透明质酸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动脉内应用透明质酸酶是否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探讨透明质酸酶动脉内应用可行性。
方法:将兔子随机分为四组,A组:无处理,2小时后取样;B组:注射0.2ml的透明质酸至颈总动脉内,2小时后取样;C组:注射0.2ml的透明质酸至颈总动脉1小时后原位注入透明质酸酶1500单位,1小时后取样;D组:注射0.2ml的透明质酸至颈总动脉2小时后置于浓度为3000U/ml的透明质酸酶溶液内24小时,所有标本作HE染色和光镜检查,观察光镜下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学改变。
结果:光镜下观察血管内皮病理改变:A组的血管腔见部分脱落内皮细胞及血细胞,部分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无异常病理学改变。B组血管腔内可见残余透明质酸及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核密度分布不均,血管内膜部分脱离,中膜及外膜连续,形态正常。C组部分血管腔内可见血栓形成,其余改变同A组。D组部分可见血栓形成,可见节段性内皮纤维化,血管内皮细胞核密度分布不均。各组均有部分血管切片未见血管内皮细胞活性,4组切片的活性血管内皮细胞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可见血管腔内血栓形成,4组切片的血栓形成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透明质酸酶在正常剂量及超常剂量动脉内应用均未发现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严重的损伤,动脉内注射透明质酸酶可溶解透明质酸栓子,提示透明质酸酶动脉内应用安全可行。透明质酸栓塞处血流异常,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建议治疗透明质酸致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采用透明质酸酶与尿激酶联合使用。应对透明质酸酶及透明质酸进行系统剂量检测,明确治疗剂量及方案。
目的: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微导管超选择性眼动脉注射透明质酸,以构建透明质酸致视网膜动脉阻塞模型。
方法:于兔子股动脉处利用4F动脉鞘组进行穿刺,将HeartrailII导引导
管、微导管与导丝连接后沿血管鞘进入动脉系统,在导丝引导下将导管超选择性至眼内/外动脉起始处,注射混合稀释的透明质酸,再次进行超选择性减影检查,确认动脉栓塞,结束手术,观察兔子眼部情况。
结果:术前眼前节、眼底、光反射、角膜反射双眼均正常对称,肉眼见眼部外观无异常,术眼与对侧眼相比较苍白,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眼底见视乳头色淡水肿,未见视网膜中央动脉充盈,脉络膜血流减少,对侧眼情况同术前,术后第二天部分术眼见眼睑暗红松弛,结膜混合充血,前房见白色丝状物漂浮,眼底视乳头水肿加重,其余同术后。
结论:采用超选择性眼动脉插管介入建立透明质酸致视网膜动脉阻塞动物模
型,能准确定位动脉,保证阻塞血管为视网膜动脉,明确栓塞是否完全,能弥补其他视网膜动脉阻塞模型的不足,实验结果受干预小,为研究透明质酸致视网膜动脉阻塞这一并发症提供理想实验基础,协助进一步研究超选择性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疗效、预后及病理改变。
第二部分:透明质酸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动脉内应用透明质酸酶是否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探讨透明质酸酶动脉内应用可行性。
方法:将兔子随机分为四组,A组:无处理,2小时后取样;B组:注射0.2ml的透明质酸至颈总动脉内,2小时后取样;C组:注射0.2ml的透明质酸至颈总动脉1小时后原位注入透明质酸酶1500单位,1小时后取样;D组:注射0.2ml的透明质酸至颈总动脉2小时后置于浓度为3000U/ml的透明质酸酶溶液内24小时,所有标本作HE染色和光镜检查,观察光镜下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学改变。
结果:光镜下观察血管内皮病理改变:A组的血管腔见部分脱落内皮细胞及血细胞,部分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无异常病理学改变。B组血管腔内可见残余透明质酸及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核密度分布不均,血管内膜部分脱离,中膜及外膜连续,形态正常。C组部分血管腔内可见血栓形成,其余改变同A组。D组部分可见血栓形成,可见节段性内皮纤维化,血管内皮细胞核密度分布不均。各组均有部分血管切片未见血管内皮细胞活性,4组切片的活性血管内皮细胞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可见血管腔内血栓形成,4组切片的血栓形成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透明质酸酶在正常剂量及超常剂量动脉内应用均未发现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严重的损伤,动脉内注射透明质酸酶可溶解透明质酸栓子,提示透明质酸酶动脉内应用安全可行。透明质酸栓塞处血流异常,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建议治疗透明质酸致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采用透明质酸酶与尿激酶联合使用。应对透明质酸酶及透明质酸进行系统剂量检测,明确治疗剂量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