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废水厌氧消化液的处理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g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河南南阳酒精厂酒精废水厌氧消化液为对象,采用预曝气-化学 混凝-SBR-物化后处理的工艺进行了处理研究。酒精废水厌氧消化液含有高浓 度有机物、悬浮物和氨氮,并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其COD4500~ 6000mg/L,BOD51800~2600mg/L,SS1500~2600mg/L,NH3-N300~600mg/L。 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预曝气-化学混凝处理试验研究;(2)SBR法生物处理 研究;(3)化学混凝和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处理试验研究;(4)处理过程中污 染物转化降解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采用预曝气-化学混凝-SBR-后处理的组合工艺处理酒精废水厌氧消化 液,总的COD和BOD5去除率达到95%以上,总的SS、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99 %和98%以上,该工艺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2)在预曝气6h和投加100mg/LFeCl3化学混凝沉淀的预处理条件下,可 去除厌氧消化液80%以上的悬浮物和25%左右的COD; (3)对预曝气-化学混凝出水进行SBR生化试验研究,当以去除有机物为 目的时,SBR的充水比为0.3,在污泥负荷0.18kgBOD5/kgMLSS·d条件下, SBR处理出水COD600~700mg/L,BOD560~100mg/L,氨氮小于10mg/L去除 率分别为83%,95%和98%; 当以生物脱氮和去除有机物为目的时,在碳源充足,SBR充水比为0.35, 缺氧时间3h以及污泥负荷0.29kgBOD5/kgMLSS·d条件下,SBR处理出水COD 600~650mg/L,BOD560~100mg/L,氨氮小于10mg/L,总氮约210mg/L,去除 率分别为85%,95%,98%和60%; (4)SBR生化处理出水的B/C值为0.12,但COD仍高达600mg/L以上,主 要成分为残存的难降解有机物,对其进行了化学混凝和Fenton试剂催化氧化 两种方法的深度处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在pH值3左右,FeSO4 和H2O2投加量分别为450mg/L和300mg/L条件下,其出水COD200~250mg/1、 BOD5<60mg/L,色度15~25倍,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化学混凝方法; (5)应用GC-MS技术对消化液在处理过程中污染物迁移和降解规律的研究 表明:酒精废水厌氧消化液主要由苯酚类、酸类、吲哚类等化合物组成;经预 曝气-化学混凝-SBR生化处理后,出水中主要以脂肪烃和醇类化合物为主;经 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处理后的出水中主要以醇类和醛类等小分子化合物为主, 有机物数量和种类大幅度减少,表明Fenton试剂对于难降解有机物有较好的 去除效果。 关键词:酒精废水厌氧消化液,预曝气,混凝,SBR,生物脱氮,Fenton试剂,GC-MS
其他文献
本论文研究了吲哚/吡啶、吲哚/甲醇、喹啉/吡啶、喹啉/甲醇在缺氧条件下的共代谢性质.研究不同共基质代谢时的适宜C/N,适宜温度和pH值;适宜条件下物质降解情况及物质之间的相
采用原位聚合法用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包覆正十八烷,制备出相变调温微胶囊,利用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天平(TG)对微胶囊试样的表面形貌和热物理性能进行了
填充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电子、能源、化工、宇航等领域,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自从1991年Iijima发现碳纳米管以来,由于其所具有的电学、力学
本文通过利用溶质再分配理论研究氢在铝液中的扩散析出过程对气孔形成的影响。采用结晶温度范围不同的纯铝和ZL105合金,分析结晶温度范围不同对铝液致密性检测的影响;通过改
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Si-Zr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与充、放电循环性能。为了进一步研究Si-Zr合金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嵌锂性质,本文理论上开展了该合金在嵌锂反应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化合物以及最可能发生的嵌锂路径的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投影缀加波(PAW)赝势结合广义梯度近似(GGA)方法,从形成焓、嵌锂路径、嵌锂电压和电子结构这四个方面对Si-Zr合金作为锂离子电
化学成分以及热处理工艺决定了钢材最终的组织和性能。目前,对热作模具钢的系统性研究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展,对不同合金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各种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的也不是十
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是在先进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承载能力强的隐身多功能复合材料,在军事及民用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各国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为了满足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