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埋地管线通常采用防腐层和阴极保护联合防止其腐蚀。当防腐层存在缺陷失效时,容易与金属基体形成剥离缝隙,土壤中的腐蚀性介质通过缺陷口进入缝隙,使剥离区金属发生严重腐蚀。对于管道的实际敷设环境来说,大地中广泛存在着杂散电流,而杂散电流的流入势必会对剥离涂层下埋地管道的腐蚀行为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本文采用矩形涂层剥离模拟装置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了有无阴极极化时杂散电流对剥离涂层下金属腐蚀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通过测试杂散电流存在时剥离缝隙内金属各点的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并观察缝内金属的腐蚀形貌,分析杂散电流对剥离涂层下金属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自然腐蚀状态下,在相同实验时间内,剥离缝隙内金属的自腐蚀电位随着涂层剥离深度的增加有先正移再负移的趋势,腐蚀电流密度有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施加阴极极化后,剥离缝隙内金属的自腐蚀电位比未进行阴极极化时明显负移,且腐蚀电流密度明显变小,阴极极化能使剥离涂层下金属得到一定保护;当阴极极化电位为-1.0V时,剥离涂层下金属的保护深度达到最大值为90mm,且该极化电位下剥离缝隙内金属的腐蚀电流密度较小,对缝内金属的保护效果较好。(2)有交流杂散电流存在时,剥离缝隙内金属的自腐蚀电位变化幅度比自然腐蚀状态下要大,缝内金属的腐蚀电流密度比自然腐蚀状态下也大很多;当交流干扰为1V~5V时,无论有无阴极极化,剥离缝隙内金属的腐蚀速度均较低;当阴极极化电位为-1.2V时,剥离涂层下金属的保护深度达到最大值为80mm,且该极化电位下剥离缝隙内金属的腐蚀电流密度较小,相比于其他阴极极化情况极化电位为-1.2V时对缝内金属的保护效果较好。(3)有直流杂散电流存在时,当干扰电压小于3V时,剥离缝隙内金属在施加阴极极化后的腐蚀电流密度均小于未进行阴极极化时的腐蚀电流密度,且在极化电位-0.9V~-1.2V的范围内,剥离缝隙内金属所受到的保护程度是相同的;当干扰电压较大(≥3V)时,极化电位为-1.0V和-1.2V时剥离缝隙内金属的腐蚀电流密度较小,金属的腐蚀速度较为缓慢;在直流干扰1V~10V范围内,当阴极极化电位为-1.2V时,剥离涂层下金属的保护深度能够达到最大值为80mm,相比于其他阴极极化情况极化电位为-1.2V时对缝内金属的保护效果较好。综上所述,无论腐蚀体系是否被阴极极化,杂散电流干扰下剥离涂层下金属的腐蚀均比缝内金属的自然腐蚀严重的多;交流杂散电流与直流杂散电流的存在均减小了剥离缝隙内金属在不同阴极极化电位下的保护深度,将极化电位适当的负移会增加缝内金属的保护效果;除直流干扰为1V外,直流杂散电流下剥离涂层下金属的腐蚀速度要远大于交流杂散电流;施加阴极极化后,阴极极化能够明显增强交流杂散电流腐蚀下剥离缝隙内金属各点的耐蚀性,保护效果要强于直流杂散电流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