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j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高频彩超检测NC组和DM组西格列汀治疗前后FMD,同时检测其血清PAI-1、3-NT、NO的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西格列汀能否改善内皮功能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随机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在湘雅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确诊的糖化血红蛋白在6.5%-10.0%的初诊T2DM患者48例为糖尿病组(DM组),分别给予12周西格列汀100mg,1次/天治疗,治疗前后行FMD、NO、PAl、3-NT测定。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收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人为正常对照组(NC组)。NO、PAI-1、3-NT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FMD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测定。所有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  结果:  1.与NC相比,DM组FMD、NO明显下降,而3-NT、PAI-1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与治疗前相比,DM组治疗后FMD、NO显著上升,PAl-1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治疗前后FMD的变化量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量的两两相关分析:△FMD与△NO呈正相关(P<0.01)。  4.△FMD与FMD相关因素变化量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FMD=0.531+0.041NO-0.096HOMA-IR。  结论:  1.初诊T2DM患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纤溶活性异常及内皮功能障碍,且内皮功能障碍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2.初诊T2DM患者经西格列汀治疗后,FMD、NO显著上升,提示西格列汀治疗可以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的内皮功能障碍。  3.初诊T2DM患者经西格列汀治疗后内皮功能障碍明显改善,与纤溶活性异常、胰岛抵抗、血压的改善有关,但其主要机制可能最后是通过升高NO水平发挥的。图20幅,表9个,参考文献45篇
其他文献
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随着PD致病基因的相继克隆,遗传因素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EIF4G1基因是2011年在法国一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