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英译本的哲学阐释学研究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ter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道教著作。老子通过《道德经》传播了他的道教思想,对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从第一个译本1968年的诞生到现在已在国内外产生了130多个译本。广受世界读者的好评,是继《圣经》后翻译版本最多的著作。传统的对《道德经》英译本的翻译研究强调规范性,侧重于文本之间的比对,试图找出翻译中语言转换的规律。这种研究方式难免限于文本内的研究框架。因此提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对翻译研究和实践来说意义重大。上个世纪50年代,西方研究范式发生了转变,从规范转向描述,这次转变对翻译研究的意义重大。描述性研究不在于评价译文的优劣,而在于陈述一种事实和翻译现象。而且目前国内外对《道德经》文本翻译分析的文章很多,但是从哲学阐释学角度出发的却十分有限。本论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研究范式,以阐释学的视角,采用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对《道德经》三个英译本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不断出现复译现象的深层原因。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论文找出了用阐释学来指导翻泽的不足之处,以及作为译者的我们应该如何取长补短,为中国古典著作的传播做出贡献。论文首先论述了前人在《道德经》英译本上的研究成果,进而陈述此项研究的重要性以及采用的方法论,接着论文通过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研究三个英译本,论证了理解的历史性这一命题,并阐述了两次视域融合为特征的翻译的一般过程。伽达默尔指出译者既是读者也是阐释者,因而必然有其特有的“理解的历史性”和“视域的融合”,这种“理解的历史性”和“视域的融合”的差异是导致不同译本出现的主观原因。从客观方面来看,不同译本的出现是由于《道德经》的文辞特点和微言大义给译者造成的阅读障碍。最后,通过从阐释学角度研究《道德经》的三个英译本,一方面本论文指出了用阐释学来指导翻译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希望通过分析能启发译者:“理解的历史性”和“视域的融合”是一种客观存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对二者加以利用,来更好地理解原文、产出相对忠实的译文。同时,论文也希望能启发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不能狭隘的理解阐释学的翻泽策略,他所强调的内容远不止对原文的准确理解,正如《道德经》的翻译,其艰辛和复杂的翻译过程不亚于一项科学创造。而且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古典著作更是其中的瑰宝,作为译者我们理应为其传递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共同对敌,洗雪民族耻辱重新崛起的历史转变时期;
古代中国的宗族治理,儒家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家风、家训、谱牒、族规的修订普遍受到儒家经典的影响;另一方面,儒家由于长期浸润在宗族生活中,也变得更加精致,更
目的研究单次仰卧位拔伸法区分颈椎病变所致血压增高和颈椎病变同时患原发高血压可行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38例,均为既往或此次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颈
医学研究性论文英文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具有显著的结构特征和文体特征,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作为论文全文内容的缩影,摘要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论文质量的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科常见的多发病,该病症状复杂,部分患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1999-06~2002-06,笔者采用五官超短波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组织血管新生和对促血管新生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心梗模型后,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层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对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