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道教著作。老子通过《道德经》传播了他的道教思想,对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从第一个译本1968年的诞生到现在已在国内外产生了130多个译本。广受世界读者的好评,是继《圣经》后翻译版本最多的著作。传统的对《道德经》英译本的翻译研究强调规范性,侧重于文本之间的比对,试图找出翻译中语言转换的规律。这种研究方式难免限于文本内的研究框架。因此提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对翻译研究和实践来说意义重大。上个世纪50年代,西方研究范式发生了转变,从规范转向描述,这次转变对翻译研究的意义重大。描述性研究不在于评价译文的优劣,而在于陈述一种事实和翻译现象。而且目前国内外对《道德经》文本翻译分析的文章很多,但是从哲学阐释学角度出发的却十分有限。本论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研究范式,以阐释学的视角,采用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对《道德经》三个英译本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不断出现复译现象的深层原因。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论文找出了用阐释学来指导翻泽的不足之处,以及作为译者的我们应该如何取长补短,为中国古典著作的传播做出贡献。论文首先论述了前人在《道德经》英译本上的研究成果,进而陈述此项研究的重要性以及采用的方法论,接着论文通过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研究三个英译本,论证了理解的历史性这一命题,并阐述了两次视域融合为特征的翻译的一般过程。伽达默尔指出译者既是读者也是阐释者,因而必然有其特有的“理解的历史性”和“视域的融合”,这种“理解的历史性”和“视域的融合”的差异是导致不同译本出现的主观原因。从客观方面来看,不同译本的出现是由于《道德经》的文辞特点和微言大义给译者造成的阅读障碍。最后,通过从阐释学角度研究《道德经》的三个英译本,一方面本论文指出了用阐释学来指导翻译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希望通过分析能启发译者:“理解的历史性”和“视域的融合”是一种客观存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对二者加以利用,来更好地理解原文、产出相对忠实的译文。同时,论文也希望能启发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不能狭隘的理解阐释学的翻泽策略,他所强调的内容远不止对原文的准确理解,正如《道德经》的翻译,其艰辛和复杂的翻译过程不亚于一项科学创造。而且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古典著作更是其中的瑰宝,作为译者我们理应为其传递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