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齿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硬组织和一种软组织——牙髓构成,其中牙釉质不具备再生能力,牙骨质的再生有限,只有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终生都在进行再生。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牙髓中除了成牙本质细胞这种终末分化细胞外,还存在着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这群细胞在成牙本质细胞受到外界刺激而死亡的时候,能够在没有上皮成分作用的情况下分化成成牙本质样细胞,分泌有机基质并矿化,形成类牙本质。这些间充质细胞又称为牙髓干细胞,于2000年首先被分离出来。它们具有能够形成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特点,因此成为牙齿组织工程可能的种子细胞来源。已知组织工程学的三大要素是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其中种子细胞来源一直是困扰学者们的难题。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拟在体外分离和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基础上,对其标志及多向分化能力进行检测,同时将牙髓干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观察其形成矿化组织及牙本质牙髓样复合体的情况,从而寻找一种牙齿组织工程可能的种子细胞来源和交加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同时亦为牙髓干细胞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本研究共分为以下四部分进行:
对于左室质量指数(LVMI),A、B、C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B、C、D组较A组LVMI值显著降低,D组较B、C组LVMI值显著降低。
2)对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浓度,A-D组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B组Ang Ⅱ、ALD较A组显著降低;C、D组较A组PRA、Ang Ⅱ浓度显著升高,ALD浓度显著降低;D组PRA、Ang Ⅱ浓度介于B、C组之间,未达到统计学差异,ALD的比较也未见显著异常;C组较B组Ang Ⅱ浓度显著升高。
3)心肌声学密度测量结果高血压治疗前(A组)较正常对照组CA11、CA12显著升高,PP11显著降低;B组较正常对照组CA12显著升高;D组较正常对照组PP11显著升高;其它数值的比较均未有显著差异。A、B、C、D四组之间的比较得出,B、C、D组较高血压对照组(A组)室间隔、左室后壁CA11、CA12显著降低,PP11显著升高,而A组左室后壁的PP12值只有与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B组较C组各项值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D组较B、C组CA11、CA12显著降低,PP114、PP12显著升高。
4)对于PCⅢ,四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B、C、D组较A组PCⅢ显著降低,B、C组之间此值无显著性差异,D组较B、C组PCⅢ显著降低。
5)ATlR、AT2R mRNA凝胶电泳结果显示,A组较正常对照组、C组、D组AT1受体表达显著升高,较B组虽有升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本实验中,AT2受体的表达各组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6)动态血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高血压组中肾素增高者(1组)31例,肾素不高者(2组)44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组及2组动态血压各参数值均显著升高(P<0.01);与2组比较,1组PRA、AngⅡ、夜间SBP、DBF、24hSBP均.显著升高。
7)动态血压与左室质量指数关系左室重量指数与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相关性比昼间更密切,与收缩压相关性大于舒张压,SIS、SID与LVMI成负相关。
8)PCⅢ与声学密度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PCⅢ与CA11、CA12呈正相关,与PP11、PP12呈反相关。
结论:1)高血压病人24h动态血压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给予缬沙坦或贝那普利后各项指标显著下降,联合缬沙坦+贝那普利较分别应用能更平稳的控制血压。分别应用贝那普利或缬沙坦后,SI升高,二者比较未达到统计学差异,DSPPmRNA表达情况的变化,观察不同浓度的两种因子单独作用情况下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然后选取两种因子的适宜浓度进行联合作用观察其对牙髓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发现,100ng/m1BMP2和10ng/ml TGFβ1对DPSCs增殖和分化作用最明显,TGFβ1+BMP<,2>联合作用组第4天和第7天时,与其它各组之间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4天和21天时,TGF—β110ng组,BMP<,2>100ng组,TGF—βl lOng+BMP<,2>100ng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细胞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值均高于同一天的对照组,其中TGF一βl10ng+BMP<,2> 100ng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明显,与另外3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GF—βl 10ng+BMP<,2>100ng联合作用组DSPP基因的表达较TGF—βl 10ng及BMP<,2>100n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四部分:成人牙髓干细胞与材料复合的体内外实验研究为进一步观察牙髓干细胞与生物材料复合后体内外生长的特性,本实验将细胞悬液与β—TCP复合培养1天,3天,7天,14天后用扫描电镜对细胞材料复合物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选取细胞材料复合培养3天的复合物回植于裸鼠背部皮下,4周、12周后取材,进行HE染色、Manory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发现,随着体外培养时间延长,细胞数量和基质分泌增多,生长良好。在体内试验12周后可见不典型的牙本质形成,以及纤维结缔组织和小的血管,DSP和I型胶原阳性。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这样认为:我们分离培养的牙髓干细胞具有成体干细胞的特征,在体外可以形成克隆,具有多向分化能力,体内能够分化成为后代细胞,形成牙本质样结构,有可能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