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生命科学研究型课程的幵发与应用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wen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也促使了更多的学校开设各类研究型课程。如何有效的设计并实施研究型课程,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者们的关注热点。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探究型教与学模式,理念新、实用性强,迎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非常适用于研究型课程。运用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充分融合项目学习和研究型课程两者的优点,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本课题采用文献、调查、案例等研究方法,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向,对基于项目学习的生命科学研究型课程进行理论、开发和应用的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笔者首先进行了一系列文献检索,明确了项目学习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构成要素、实施过程等关键问题,为课程开发做有效铺垫。其次对学校学科、学情现状进行分析,根据上海市生命科学的课程目标和大纲,编制具有学科特色的,符合本校学情的生命科学研究型课程的方案。最终确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编排,以及评价的具体方法,完成基于项目学习的生命科学研究型课程的开发。在课程应用方面,笔者对一个实验班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并在实践前后都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基于项目学习的生命科学研究型课程,以及实验探究型、调查研究型、数字化等有特色的项目学习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学生的调研,课题最终验证了项目学习模式在研究型课程中的有效性,开设这样的研究型课程符合教师和学生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专业素养、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真正的意义建构,体验有效的自主学习。他们的学习意识、探究能力、知识层面等方面都得到有效提升。通过这项研究,笔者一方面熟悉了研究型课程的开发流程,成功构建了本校基于项目学习的生命科学研究型课程。另一方面也在实践后看到不少成效,无论在教师还是学生层面,都有促进作用。目前,基于项目学习的生命科学研究型课程还在继续实施过程中,笔者将针对上一轮发现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也希望能够借此研究,引起教育者们对项目学习的关注,并能在研究型课程中使用项目学习,有效发挥其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牵引结合中药外敷对于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5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优势和网络上的丰富资源,根据英语教学规律进行英语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学生学的方式、教师教的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变革。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创设交际化的情境,探索符合培养现代化人才要求的英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方式转变  一、信息技术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我院儿科就诊的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研究组患儿应
根据工件所需钻孔的总排数、每一排的总孔数以及相邻排之间的距离,按照最优的加工模式,自动确定双头钻之间距离,自动确定钻孔模式,并自动生成G代码加工程序。提高钻孔加工效率,而
提出一种从影像图片中反求获得原型的3D图解方法。基于Solid Works软件建立透视空间,导入原型照片,通过设定影像轮廓的关键点获取透视的灭点;进而建立视线与影像的几何关系,反求出原型。3D图解法较2D图解法更加直观和高效,其演绎的"描边法"更将专业的图解法简化为一种普通的描边操作。
为提高产品的数控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对工业机器人上、下料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及数控机床加工技术组合应用进行研究。针对加工对象,设计了机器人自动上、下料机构及加工成品
针对传统经验模式分解(EMD)确定含噪模式分量缺乏具体评价指标的问题,首先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式分解(CEEMD)将故障信号分解,然后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DFA)计算每一个模式分量
随着数字医疗的不断发展,对人体CAD模型的创建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通过总结、分析现有逆向建模技术,提出了基于边界划分的逆向非特征建模方法,用于创建人体CAD模型,详细介绍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