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3年《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及《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出台后,中国银监会先后批准了8家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在首家汽车金融公司开业时,业内曾经达成共识,汽车金融公司的到来将打破银行垄断车贷市场的局面,在推动汽车消费的同时还将对银行车贷业务造成很大的冲击。因为,与银行的车贷业务相比,汽车金融公司具有手续简便、放贷迅速、服务更贴近消费,甚至贷款条件放宽等一系列优势。但是,最初成立的3家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内成立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几乎都“无所作为”,与成立前的雄心勃勃相比,每个月少得可怜的业务,让其后的汽车巨头们望而却步,大大放慢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按说相对于银行来讲,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一是与汽车生产企业的“血缘”关系使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优势使他们可以获得较银行更加直接的汽车销售政策和汽车发展趋势,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购车咨询和服务;二是外资金融公司有着几十年国外开展汽车金融服务的历史和丰富经验;三是他们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和高效便捷的电子化管理技术,拥有专业化的经营和快速反应机制。但是事实证明这些拥有优势的外资金融公司在开展汽车信贷业务时并没有能够快速地融入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内银行业汽车信贷业务所遇到的问题,外资金融公司在开展汽车信贷业务时同样不可幸免。社会诚信程度不高,法制不完善,缺少必要的执行手段,部分违约客户道德观念的扭曲等等,这些中国社会的特点必然影响到外资金融公司车贷业务的开展。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将是外资金融公司必须考虑的问题。
其次,中国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外资金融公司在国外常用的利率价格竞争策略在国内市场还得不到充分发挥。外资金融公司在国外所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之一,就在于他们相对于商业银行,能够有较大的利率优惠空间。此外,银行具有庞大的、充足的资金或存款来源,足以支付银行本身汽车信贷需求。而外资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基本依靠自有和借贷,随着其汽车贷款规模的增加,资金的匮乏将是其头等难题。因此,如果外资金融公司不能有效地融入中国市场,充分利用当地的信贷资源,获得有利的资金支持,外资金融公司就不能有效地控制信贷成本,优化信贷流程,在竞争中获得强势地位。第三,基础建设是刚刚起步的汽车金融公司的工作重心,人力资源建设、业务网络、客户信息资源等都需逐步建立。尤其是要接受国内银行业汽车信贷风险的经验教训,探讨一套较完整、严密的汽车信贷业务流程和审批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
因此外资金融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必须实行信贷业务本土化。
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分析讨论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在实现信贷管理本地化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借鉴了跨国外资金融机构在信贷管理本土化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并基于这些问题和经验探讨了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建立本土化信贷管理制度的一些可行性方案。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如果能够为外资金融公司找到一种适应中国市场特点的本土化信贷管理制度,那么对我国的中资金融机构来说,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那也许就是它们一直以来苦苦寻找的那种符合发展需要的信贷管理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