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采自四川西南山区的龙池、康定、木格措以及理塘等地的13种报春花植物为供试材料,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对雅江报春(P.yargongensis)、杂色钟花报春(P.alpicola)及四川特有种青城报春(P.chienii)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偏花报春(P.secundiflora)的系统地位,同时探讨了影响报春花遗传多样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适用于报春花RAPD反应的优化程序和反应体系。其中最适反应体系为:10×Buffer(含Mg2+)2μl,dNTP 150μmol/L,Taq酶0.4μl,DNA模板30~40μg/μl,引物2.5μmol/L。最适PCR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4℃变性30s,35℃复性50s,72℃延伸90s,共进行40个循环,最后一个循环在72℃保持5min。2、13种报春花共85份材料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28条引物共扩增出250条DNA带纹,其中多态性带达209条,占总数的83.6%,报春花种间遗传多样性很高。其中雅江报春扩增出173条DNA带,有82条为多态性带纹,占47.4%;杂色钟花报春扩增出206条带,其中155条为多态性带纹,占75.2%;青城报春扩增出187条带,其中94条为多态性带纹,占50.3%。3、雅江报春17份材料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0345~0.9523,材料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584。在居群内,木格措居群材料间平均遗传距离较大,遗传多样性较高,材料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而康定和理塘居群内材料间遗传距离较小,遗传分化也较小,因此遗传多样性较低;在居群间,木格措居群与康定居群的平均遗传距离相对最小,表明两个居群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康定居群和理塘居群的平均遗传距离相对较远,说明两个居群间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居群间的遗传分化随居群间地理距离的增大而加大。4、杂色钟花报春不同花色的植株之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变异,蓝花植株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分化更大,遗传差异更为明显。青城报春居群内遗传分化较小,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也是导致其分布范围相对狭窄,仅见于都江堰地区的原因。5、不同生境及生态地理区域对报春花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发育良好的生境有利于提高报春花的遗传多样性;同一区域内高水平、稳定的基因流有利于使报春花居群趋于一致。川西盆地龙池的报春花材料基本聚为一类,明显区别于采自甘孜州的材料,采自甘孜州的报春花材料间的遗传差异较之于龙池地区的材料差异明显,遗传多样性更高。6、基于RAPD标记聚类分析与形态学分类有部分类似。在形态学分类上属于灯台报春组的粉被灯台报春没有与另外两种同组报春(桔红灯台报春、偏花报春)聚在一起,而是与同为龙池地区的材料聚类,说明生态地理类型对报春花遗传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同时对偏花报春的系统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偏花报春与灯台报春组的材料聚为一类,表明其与灯台报春组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