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他者”的女性——《旧约圣经》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um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经典,且被视为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大源头之一。作为一部文学经典,《圣经》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学人物形象。在《圣经》所记载的3400多个人物中,女性只占总人数的5%,而其中80%的女性出现在《旧约圣经》中。《旧约圣经》是父权制文化的产物,在由男性作者编撰的《旧约圣经》中,女性大多以“他者"的形象出现,她们或被边缘化或被诅咒。本文以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西蒙·德·波伏娃女性存在主义中的“他者”理论和女性主义诠释学中的相关理论对《旧约圣经》中的女性形象做进一步的探析。   除绪论和结论外,全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简析《旧约圣经》中女性的生存状况,认为《旧约圣经》是父权制文化的产物,其中的女性因此成为男性作者笔下的“他者”;第二章主要分析《旧约圣经》中被边缘化为“他者”的女性形象及其因为,夏娃和以斯帖被描述为男性的帮手和陪衬,夏甲和路得被刻画成男性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士师记》中的无名氏则只是男人的私有财产;第三章侧重考察《旧约圣经》中被诅咒为“他者”的女性形象及其因为,夏娃和大利拉被视为导致男人堕落或死亡的“祸水”,而阿荷拉和阿荷利巴姐妹则被诅咒为诱惑男人背弃上帝的“淫妇”。本文作者认为,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文化是导致《旧约圣经》中女性形象被边缘化和被诅咒的主要原因。作为全文的重点,第四章试图重新审视和重塑《旧约圣经》中这些被边缘化和被诅咒的女性的形象,并力图还原其应有的社会地位。本文作者指出,文中所举女性或是伟大的母亲,如“众生之母”夏娃,苦难但无私的母亲夏甲;或是勇敢的追求者,如勇敢追求智慧的夏娃,不懈追求自身幸福的路得,以及勇于追求民族安定的以斯帖;或只是父权制文化下的可怜的牺牲品,如被男人当作挡箭牌的《士师记》中的无名氏,被用来充当替罪羊的大利拉,以及男人臆想中的象征罪恶城市的阿荷拉姐妹。   本文对《旧约圣经》中女性“他者”形象所做的这种解读和对其形象的重塑有助于国内学界对《旧约圣经》中女性形象及其地位的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当代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进一步认识。  
其他文献
4月7日上午,省委举行学习贯彻党章报告会,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曹洪兴作专题报告,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群山主持报告会。曹洪兴强调,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党章总纲的精神实质
谭恩美是当代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出版了四部小说,两部儿童文学作品,获得过“美国图书批评家奖”、“海湾地区奖”、被提名“美国国家图书奖”。其小说以跨文化思考,族裔文化
三元煤业公司南寨矿于20世纪80年代末设计,90年代初投产,主立井为双箕斗提升系统,原设计年提升量60万t。主机为2JK-3.5/15.5型单绳缠绕式提升机,设计额定速度6.98m/s,提升高
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一部经典的短篇小说集《俄亥俄州的瓦恩斯堡镇》(又译《小镇畸人》),是现代美国文学史上对“荒原”主题的一次阐述。安德森塑造了一群灰心丧气、寂寞
《宠儿》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最震撼人心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取材于真实的奴隶悲剧:母亲不忍看到爱女重新沦为奴隶,被逼无奈之下亲手终结其生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张珍贵,字子逸,号游心道人,斋号洞源堂,家居恬园。1972年出生于江西萍乡,现定居北京,自由艺术家。幼年时期,偶观家乡油漆匠师傅作漆画,顿生绘画兴趣,因家境贫寒,常在家用储存
作为语言的社会变体,男女语言的性别特点和差异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语言研究者的关注,其研究几乎涉及所有语言在不同语言学层面上体现出来的性别差异。然而,运用语用学基本理论对小
目的:研究膳食锌缺乏对生长期大鼠血清各种元素的影响。方法:刚断奶的SD大鼠,按体重相近配伍,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缺锌组(ZD),配饲组(PF),对照组(ZA)。缺锌饲料、正常饲料含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国内外评论家分别   从不同侧面对海明威其人及其创作进行了探讨。随着生态女性主义的兴起,一些评论家开始从生态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