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对文化产品贸易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考察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aixiong1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产品是新兴的贸易品,近年来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文化差异可以影响交易成本及消费者行为,进而对各国之间贸易流量和流向产生影响,成为国际贸易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合作的加深,以及贸易伙伴数量的增加,为文化产品贸易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到71个国家和地区数种文明,上百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文化差异十分明显。加强针对沿线各国之间文化差异及其对文化产品贸易相关影响的研究,将有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顺利开展。本文着力研究了以文化距离变量衡量的文化差异对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经贸往来产生的影响。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从交易成本、需求偏好、消费的理性成瘾以及产品异质性等方面分析了文化差异对于文化产品贸易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机理。然后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贸易及文化产品贸易现状,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量飞速发展,贸易关系日渐紧密,但是贸易区域结构呈现分化状态,文化产品贸易趋势与总体贸易趋势一致,但头部效应更为明显。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差异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权利距离、个人主义维度和男性化维度上体现出了明显的亚洲特点。在现状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文化差异对“一带一路”样本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及文化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差异会导致贸易国家双方的交易成本增加,阻碍文化产品贸易,文化差异为贸易国家双方之间带来“外来者劣势”;文化产品贸易存在非对称影响,中国在文化传统上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文化差异有利于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文化产品贸易出口。最后,根据文化差异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贸易的影响,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中国应增强文化互信、加强文化沟通;推动文化邻近伙伴共同发展,开发文化差异较大的市场。
其他文献
收稿日期:2021-09-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创新发展研究》(21BKS098)。  作者简介:吴雨星(1987—),女,福建宁德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經济学;吴宏洛(1963—),女,福建福州人,博士,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OI:10
期刊
收稿日期:2021-09-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企业杠杆率影响技术创新的异质性结构、多维机制与内外协同治理研究》(20BJY03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企业金融化对研发创新的影响机理与治理模式研究》(GD19CYJ20)。  作者简介:杜金岷(1963—),男,四川宜宾人,博士,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代金融理论、公司治理;韦施威(1993—),男
期刊
收稿日期:2021-10-08  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906170099)。  作者简介:高维龙(1992—),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产业经济;李士梅(1963—),女,吉林白城人,博士,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胡续楠(1990—),女,吉林长春人,博士,长春大学经济学
期刊
收稿日期:2021-07-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20ZDA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16ZDA002)。  作者简介:张彩云(1987—),女,山东潍坊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政府治理;史
期刊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区域产业的发展,而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不同区域产业发展的侧重不同。但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每一区域产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及市场的矛盾都越来越突出。目前的研究多是对新兴产业及绿色产业的单独研究,鲜有对新兴绿色产业的研究。本文以现有的研究为基础,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新兴绿色产业价值链增值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对贯穿本文研究的新兴绿色产业的概念、价值链、产业链、价值链增值等相关理论以及系统动力学的研究,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奠定
Dear Colleagues,  Ladies and Gentlemen,  Friends,  Good afternoon.  It gives me great pleasure to meet you virtually in Kunming and jointly attend the 15th meeting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期刊
在全球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智库形式多种多样,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自2013年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来,上至政府下至地方高校和民间组织纷纷进行智库建设,国内学者从不同理论视角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进入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常态,既强调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即经济结构稳增长,更强调在对称态的基础上,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球经济进入新平庸,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传统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缺乏可持续性,技术创新要素的供给乏力,金融资源很难自发流入技术创新领域。金融原本因实体产业发展的金融所需而生,却不具备专为实体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供给的“执着”。因此,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金融发展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