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秸秆带状覆盖采用“种的地方不覆,覆盖的地方不种”的局部覆盖方式,其对土壤水温的影响较传统覆盖方式不同,因此导致适播期也发生改变。本研究在西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播期(日/月):14/9、19/9、24/9、29/9、4/10、9/10,其中24/9为当地大田常规播期(CK)。研究了秸秆带状覆盖条件下不同播期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生长及产量影响,并确定出西北半干旱雨养区秸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秸秆带状覆盖采用“种的地方不覆,覆盖的地方不种”的局部覆盖方式,其对土壤水温的影响较传统覆盖方式不同,因此导致适播期也发生改变。本研究在西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播期(日/月):14/9、19/9、24/9、29/9、4/10、9/10,其中24/9为当地大田常规播期(CK)。研究了秸秆带状覆盖条件下不同播期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生长及产量影响,并确定出西北半干旱雨养区秸秆带状覆盖种植冬小麦的适宜播期,结果将为该技术的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秸秆带状覆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电网中电焊机、变频调速装置等非线性冲击负荷的增加,致使配电网中电压中断、电压波动、电压暂降、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日趋严重。为了抑制和治理电网中的电能质量问题,需在电网中加入电能质量补偿设备,这些设备的研制和整定均需要准确、详细的电能质量参数。因此了解扰动信号产生的机理,准确的检测扰动信号的特征参数(包括幅值、频率、起止时刻、相位等),并对扰动信号进行分类,对改善供电质量和确保安全供电有着
自动重合闸技术作为快速恢复电力系统供电连续性和提高稳定运行的有效措施,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输电线路。但当前的重合闸都是经固定时限自动重闸,存在盲目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或未熄弧瞬时性故障使得电力设备遭受两次故障冲击的危险,使得瞬时性故障重合成功的机率严重降低。同时,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再跳闸过程中产生的严重操作过电压,给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研究适用于超/特高压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电子行业的不断技术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大量电力电子及非线性器件投入使用到电网及各级电力用户,产生了很多谐波,给电力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越来越多的电力科技工作者投入到电能质量谐波研究的工作中。本文首先从电力谐波产生的根源开始,分析谐波带来的严重危害,针对国内外对谐波研究的现状,介绍目前常用的谐波检测理论。提出了傅里叶变换与
同交流电动机相比,无刷直流电动机不仅结构不复杂而且运行稳定、方便检修;同直流电动机相比,它的励磁损耗小、运行效率高且调速性能优良。当前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应用进行研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汽车、机器人、数控机床、仪器仪表、计算机外围设备等领域都有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又分别介绍了系统组成部分的发展动态。然后细致推导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分析换相
在我国35kV及10kV的中压配电系统中一般都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经统计,由单相接地引起的线路故障率高达80%之多。由于单相接地故障产生的故障电流很小,故障特征提取困难等因素的影响,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问题一直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因此如何及时的查找出故障线路,排除线路故障,对确保电网供电的持续性与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技术意义与经济意义。我国常见的小电流接地方式有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碳库,无论是环境恶化还是温室效应等全球变化,都与全球碳循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业发展历来就是国家及民生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全球都提倡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针下,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变化情况,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实现碳中性、还有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现代农业的低碳化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价值。本论文着重从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模型的分析研究入手,在
为了了解不同类型层状土柱水分运动规律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利用砂土和砂黄土2种土壤,设置3种不同厚度分层土柱(11.25、22.5、45 cm)和2种匀质对照土柱,测定了土柱自初始饱和条件下的排水过程、蒸发过程及紫花苜蓿生长过程。利用2种匀质土柱排水过程测定的结果对2种土壤水力参数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参数通过Hydrus-1D模型对排水和蒸发阶段进行模拟分析,获得了不同类型层状土柱的水分运动规律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受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的影响,麦田的节肢动物都对其做出了响应。本文通过对陕西关中小麦主产区的长武县选择不同施肥量处理的3块小麦田的系统调查,分析其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测定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等指标,研究麦田节肢动物群落变化的规律,以施肥量作为CO2的排放指标,探讨不同CO2排放量影响下的麦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群落特征、结构组成和动
快速、实时、准确的获取农田生态环境和作物长势信息是精准农业实施的重要基础前提,也是现代精准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之一。本论文把水稻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施肥(氮肥、生物质炭肥)梯度下的小区试验作为依托,综合运用高光谱遥感、生理生化参数测试以及数理统计等技术手段,分析不同施肥(氮肥、生物质炭肥)条件下水稻在不同生育期的冠层高光谱特征、叶绿素含量(SPAD)特征和叶面积指数(LAI)特征,分生育期的形式
我国的肥料利用率普遍偏低,损失严重,农业生产成本高,肥料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土壤变差等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严重影响粮食安全。为了保护土壤的同时提高稻米产量品质,本课题设计微生物肥料与化肥混合施用,在哈尔滨市吉祥农业种植稻花香大田试验,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设置不同微生物肥料与化肥配施比例(处理1:A0B0;处理2:A0B1;处理3:A0B2;处理4:A1B0;处理5:A1B1;处理6:A1B2;处理7:A